國際衛生合作與醫衛協助
為善盡作為國際社會成員之責任,我國致力於加強與友邦間的醫療合作、協助提升醫療衛生水準、提供衛生醫療援助及與各國實質交流,以符合世界衛生組織之精神。
衛生福利部與外交部於111年10月在臺北市共同舉辦「2022臺灣全球健康福祉論壇」(Global Health and Welfare Forum in Taiwan),論壇兩天共計876人次實體與會,其中包括14國共計26名國外官員來台實體與會,另有751人次線上參與。
衛生福利部與外交部於95年成立「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Taiwan International Health Action, TaiwanIHA),為整合政府與民間醫衛資源,辦理國際醫療衛生合作及緊急醫療援助工作,亦拓展到中長期公衛計畫。另配合外交部,委託國內醫院辦理「太平洋友邦及友我國家醫療合作計畫」,分別於馬紹爾群島辦理「臺灣衛生中心計畫」,於帛琉、諾魯、吐瓦魯辦理「臺灣醫療計畫」,另於斐濟及巴布亞紐幾內亞二國辦理「專科醫療團計畫」,派遣醫護人員提供當地民眾醫療服務,並協助進行各項公共衛生推廣活動,包含寄生蟲防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及、婦幼衛生工作及COVID-19疫情防治工作,將臺灣的醫衛專長貢獻至醫療資源缺乏之地區,提供受援國永續經營之醫衛協助。109-110年新冠肺炎(COVID- 19)疫情爆發後,我國仍持續提供協助,例如透過視訊會議、研討會分享醫療技術與經驗,並捐贈醫藥物資。
另推動「臺灣國際醫療衛生人員訓練中心計畫」,培訓來自國外之醫療衛生人員,協助提升其素質與當地醫療衛生品質,至111年止,已培訓來自78國共2,087位國際醫療衛生人員。此外,還辦理「醫療器材援助平臺計畫」,將一些保養良好、功能正常的二手醫療設備,從臺灣的醫療院所轉送到有需要的國家。至111年止,共捐贈38國,完成134件捐贈案,逾7千件醫療器材。
「亞太經濟合作」(APEC)成立於1989年,為亞太區域最重要的經貿合作論壇,其中SOM經濟暨技術合作指導委員會(SCE)轄下之衛生工作小組(HWG)前身為衛生任務小組(Health Task Force, HTF),其為因應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爆發,由我國、美國與泰國倡議成立;2011年起HWG與生命科學創新論壇(Life Science Innovation Forum, LSIF,現已落日)共同舉辦衛生與經濟高階會議(HLMHE),以強化與經濟議題的連結,並尋求跨論壇合作機會;此外,我國遂於2020年第1次HWG會議中倡議成立「數位健康次級工作小組」(DHSWG),並由我國擔任領導經濟體,獲得與會成員一致通過,近兩年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而我國因大量運用數位科技防疫成功控制疫情,獲得國際高度肯定及關注,HWG加拿大籍主席即責成我國所領導之DHSWG協助彙整各經濟體之數位防疫措施,並撰擬相關報告,此份報告業於2022年第1次HWG會議期間獲採認,後續將交由APEC秘書處正式出版。
為拓展我國醫衛產業於印度、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緬甸等新南向國家之市場連結並於國際樹立臺灣醫療服務的良好品牌形象自107年6月啟動「一國一中心」計畫,並於111年考量各國政經及發展差異,將越南、馬來西亞、印尼三國擴大為「一國雙中心」,以深化與新南向國家進行醫衛之合作及產業鏈結。迄今已協助培訓近1500名新南向醫事人才並辦理研討會及產業座談會至少229 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