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
「長照2.0」是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
-
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報告顯示,截至民國111年止,我國65歲人口比率已近17.56%,僅須4年時間,臺灣的老年人將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也等於臺灣將在115年邁入聯合國所定義的「超高齡社會」。在面對壽命的延長、人口的老化、疾病型態的轉變及失能者的人數大幅增加,我國正面對長期照顧的需求遽增之挑戰,因此我國於106年實施「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以下稱長照2.0),除了擴大服務規模、普及長照體系與提升服務量能外,也積極發展各類新興照顧服務模式來回應各族群的不同需求。為健全長照服務體系之發展,自107年已完備《長期照顧服務法》相關子法,並自107年起推動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新制,以提供民眾居家與社區式服務,包含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及喘息服務,希望有長照需要的民眾能夠選更多元及妥適的長照服務;另亦積極布建住宿式長照服務資源,希望有長照需要的民眾能夠選更多元及妥適的長照服務,截至111年止,新申請長照服務人數21萬1,154人,服務達44萬381人,較110年38萬8,866人成長13.25%。
此外,為綿密長照服務網絡,除推動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亦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之整建衛福長照據點,截至111年止共計布建684A-7,432B-3,758C,共計1萬1,874處;有關運用前瞻基礎建設經費整建長照衛福據點部分,截至111年止計布建814處長照據點及修繕62處照管分站。
另也致力發展多元創新之長照服務計畫,如:為提升失智服務涵蓋率,自106年起推動「失智照護服務計畫」,截至111年止,已設置535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及117處「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並自107年6月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之工作項目,更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自106年4月起實施出院準備銜接長照2.0相關計畫,強化出院準備服務效能,透過出院準備服務使民眾出院前即完成長照需要評估並於出院無縫接軌長照服務,以減輕照顧者負擔及降低照顧支出,106年12月至111年12月,民眾於出院後接受長照服務日數由51.39天降至5.12天。
為讓民眾找到服務,106年11月24日啟用1966長照服務專線,提供單一窗口服務,並於108年度建置1966專線話務整合系統,已於109年2月14日上線使用,以優化話務處理功能,掌握民眾關注議題等大數據資料。
為減輕家庭照顧者負荷,自107年起推動「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創新型計畫」,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發展新型服務,以回應照顧者多元需求,並於22縣市廣布支持服務據點,提供長照之高負荷家庭照顧者個案服務、照顧技巧訓練、情緒支持及團體服務等支持性服務。截至111年止全國共建置119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
考量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 (以下稱外看)被照顧者之家庭照顧者照顧壓力與負荷,推動「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使用擴大喘息服務計畫」,自109年12月1日起,聘有外看之被照顧者經評估為長照需要等級第2級(含)以上,符合長期照顧服務申請及給付辦法規定之補助對象,其家庭照顧者可申請喘息服務,不受30天空窗期之限制,與未聘外看之長照服務對象相同。
為健全長照服務體系的發展並兼顧服務品質,也鼓勵更多人力投入長照服務,於107年函知縣市明定居家式長照機構照顧服務員之薪資標準,改善人員薪資條件,並積極推展人才多元培訓管道,截至111年止實際投入長照服務之在職照服員人數9萬5,580人,較105年(長照1.0期間)2萬5,194人成長3.8倍,住宿、社區及居家式機構照顧服務員人數均穩定成長。
完備的醫療照護,維護人民健康的生活品質。(圖/台灣光華雜誌提供)
醫事人力
111年止台灣執業醫事人員數為35萬9,609人,醫師(包含西、中醫師)部分,有6萬1,065人,牙醫師有1萬6,136人。各類醫事人力之培育,係採取管制措施,西醫師之培育,以每年培育1,300名醫學生為原則;其他類別醫事人力則屬於特殊管制項目,設立時需提報申請計畫,由教育部專案審核加以管控。
醫療設備
111年止臺灣計有480家醫院及2萬3,099家診所,提供17萬2,088張床(包含一般病床、特殊病床),計有醫院419家(含4家兒童醫院)、教學醫院140家(含4家兒童教學醫院)接受並通過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