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獲新式武器裝備
面對中共軍力快速增長及威脅加劇,國軍在不與其軍備競賽下,運用創新不對稱思維,積極規劃建構符合防衛作戰構想之武器裝備,以有效遂行「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之軍事戰略。現階段戰力整建重點置於遠程打擊、制空作戰、制海作戰、國土防衛、資電網路作戰、聯合指管情監偵等6大面向;各項武器裝備籌獲,以自主研製為優先,對於短期無法自製,或可快速提升戰力之武器裝備,則可由國內外現貨市場商購及軍購方式獲得。另為滿足迫切國防需要,立法院於110年11月23日三讀通過《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國防部得以編列特別預算採購8項國造自製之武器裝備,期能於最短時間內快速提升整體戰力,彰顯自我防衛決心,並結合「國防自主」政策,積極帶動廠商投入國防產業供應鏈,創造國防安全與經濟效益之雙贏目標。
空軍IDF戰機起飛捍衛領空。
推動國防自主,落實國防產業
國防部依《國防法》第22條及行政院政策指導,全力推動「國防自主」。民國106年起,以「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指標專案,結合產官學研之資源與能量,籌建新興兵力,並藉由國防科技升級,積極轉化軍民通用研發成果,促進產業發展與經濟成長,達成以國防帶動產業發展之目標。
機艦國造以前瞻長期穩定需求,支持我國航太及船艦產業發展。「新式高教機」於110年11月、12月各接收1架量產機(共2架),依計畫於111年12月底再接收8架,115年達成66架專案目標。「國艦國造」新型救難艦預於111年6月底前執行安放龍骨;高效能艦艇第2、3艘預於111年12月底前下水;潛艦預於111年6月底前完成壓力殼船段組合。將持續推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計畫,滿足建軍需求,支持航太及船舶產業發展。
空軍勇鷹高教機飛交臺東基地。
為完善國防產業發展環境,《國防產業發展條例》業於108年6月19日制定公布,後續國內廠商將可在本條例保障下,透過軍品分等、廠商分級,獲得政府融資與優惠利率、優先採購軍品等獎勵措施,激勵投入國防產業供應鏈及促進技術水準升級,以厚植國防自主實力,彰顯自我防衛決心,並達成「國防」與「經濟」雙贏之目標。
兵役人事
國防人力區分軍職與文職人員,軍職人員透過徵兵與志願役進用,文職人員係由國家考試進用。
目前中華民國所有符合標準的男性均須服役,徵召入伍的時間在他們滿18歲次年的1月至滿36歲那年的12月之間。高中職與大專以上學生可延至畢業後再入伍。
兩棲偵搜大隊隊員英姿。
未能符合標準的男性無需服役,另家庭有特殊情況或運動、技能競賽表現傑出的役男可申請轉服2個月以內的補充兵役。 依據民國89年公布的替代役實施條例,役男可申請服替代役,服替代役者在接受短期基礎訓練之後,會依其興趣與技能分發服役;另配合兵役政策調整,107年起82年次以前出生役男不須申請,直接服替代役,83年次以後出生之役男回歸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並因應政府施政重點,在優先滿足國防需求原則下,適時調整替代役實施役別及員額,替代役分發從事社會服務、災害防救、特殊專長及產業發展等勤務役別。其中以家庭因素申請者役期為4個月,常備役體位役男申請者役期為國內服勤6個月,國外服勤10個月。
替代役分為一般、研發與產業訓儲替代役三類,選擇服一般替代役者分發勤務的範圍,包括消防、社服、特殊專長(含外交、體育、文化及原鄉發展)等領域。服研發替代役者,服役期間必須為內政部核可的政府機關、公私立研究機關(構)、大學校院及民間產業機構從事科技或產業研究發展工作;另受限替代役兵源,107年起停止辦理產業訓儲替代役。
97年1月起,原本長達14個月的義務役役期已降為12個月。民國100年12月《兵役法》修正後,民國83年(含)以後出生的役男,民國102年起只需接受4個月的基礎軍事訓練,之後便納入後備軍人管理。
軍事教育
國防部深化合作招生說明會於宜蘭登場。
國軍現行教育體系「為用而訓、計畫培養」為宗旨,區分為軍官、士官教育,並區分為基礎教育、進修教育、深造教育等3個教育階段培育。
軍官基礎教育以培養允文允武、術德兼修之領導軍官為主;士官基礎教育以培養健全人格與專業技術之職能士官為主。
另為落實人才培養,軍職人員任職後可透由各項管道持續自我精進。進修教育以軍事各官(兵)科分科班隊及各專業專長班隊為主;軍事(民間)深造教育班隊以指參及戰略教育、全時進修國內(外)碩(博)士、公餘進修國內碩(博)士等班隊為主,鼓勵持續自我精進。
全民防衛動員
陸軍269旅及53工兵群支援桃園市民安演習。
依《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動員區分精神、人力、物資經濟、財力、交通、衛生、科技及軍事等8個動員方案,分由教育部、內政部、經濟部、財政部、交通部、衛生福利部、科技部及國防部主管,結合中央及地方政府施政作為,透過各級動員計畫策頒、定期會議召開、動員能量調查與編管、教育訓練、督考訪評等,完成動員準備階段人力、物力、財力、科技力等戰力儲備,落實「納動員於施政、寓戰備於經建」的指導原則。
為強化動員準備具體作為,每年實施「全民防衛動員暨災害防救(民安)」及「軍民聯合防空(萬安)」演習,整合全國資源,驗證動員、民防、緊急醫療、災害防救、鄉民收容、安置及傳染病防治等應變機制,強化各級政府指揮應變效能,落實全民防衛。
註:本頁圖片由國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