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公共建設及均衡城鄉發展

日期:114/04/21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

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打造下一世代所需基礎建設。(圖/國家發展委員會提供)

為振興經濟、帶動整體經濟動能,因應國內外新產業、新技術及新生活趨勢,政府自民國106年起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包含促進環境永續的「綠能建設」、營造智慧國土的「數位建設」、因應氣候變遷的「水環境建設」、建構安全便捷的「軌道建設」、加強區域均衡的「城鄉建設」、「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及「食品安全建設」和「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等8項建設。112年起配合2050淨零轉型政策,於綠能建設項下新增前瞻技術投入、強化系統整合、擴大既有能量、推動公正轉型等相關計畫,以促進經濟成長,帶動民間投資並創造綠色就業。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於106年7月7日公布施行,以8年8,400億元經費規模辦理規劃。第一期特別預算(106年9月–107年)1,070.7億元,第二期特別預算(108–109年)2,229億5千萬元,第三期特別預算(110-111年)2,298.3億元,第四期特別預算(112-113年)2,098億3千萬元,第五期特別預算(114年)703億元。

前瞻計畫推動充分滿足人民、地方、產業實質建設需求,確實提高我國整體公共建設與人民生活水準,並達到強化國土韌性的成效;前瞻計畫同時兼顧城鄉及區域平衡,過去財務狀況差而缺乏建設的地區,藉由前瞻計畫有效補強了地方的基礎建設,達成均衡臺灣的目標。

均衡區域與城鄉發展

隨著經濟持續發展,人口及產業持續往都市聚集,臺灣整體都市化程度提升。在都市地區快速發展同時,鄉村地區亟需有相對之地方振興計畫,以均衡區域及城鄉發展。

為落實賴總統「均衡臺灣」的施政方針,政府從國家整體觀點推動「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將以北北基宜為「首都圈黃金廊帶」、桃竹苗為「桃竹苗大矽谷」、中彰投雲將推動成為「精密智慧新核心」、嘉南高屏以「大南方新矽谷」、宜花東屏南則朝「東部慢活城鄉」、金馬澎發展為「低碳樂活離島」等發展定位,完備產業發展與公共建設空間均衡布局,確實達成增就業、提薪資、繁地方的三目標。

行政院108年起推動地方創生政策,自110年起加強統合跨部會地方創生相關資源,透過編列預算,推動多元徵案、建立留鄉返鄉支持系統、培育種籽團隊等做法,鼓勵青年留鄉或返鄉,改善地方發展體質;自114年起進一步推動「打造永續共好地方創生計畫」,將透過地方創生廊帶之推動,加強整合地方既有基礎與亮點,並透過跨部會合作、媒合企業資源及獎勵措施,提升地方經濟動能,促進地方繁榮發展。

針對花東及離島地區,藉由推動《花東地區發展條例》及《離島建設條例》各項工作,提升區域產業發展能量,促進在地就業,以達到區域均衡發展目標。目前刻正執行花蓮縣、臺東縣第四期(113-116年)綜合發展實施方案,以及屏東縣、臺東縣、澎湖縣、金門縣及連江縣第六期(112-115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

「國情簡介」內容之著作權均屬行政院或原著作權人所有,除有合理使用情形外,應取得著作權人之同意或授權後,方得利用。通訊地址:100009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1號 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總機電話:(02)3356-6500 更新日期:108-08-26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