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今(9)日在行政院會聽取農委會「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在地食材」報告後表示,為照顧國中小學童飲食健康,使能吃到優質安全的國產農產品,政府在「食安五環」政策下,變革提升學校午餐食材生產管理與安全,推動採購四章一Q在地食材的政策,請教育部、農委會和衛福部持續全力配合。 賴院長指出,學校午餐食品安全是長期工作,需中央、地方及學校共同努力,請農委會、衛福部及教育部建立食材安全管控機制,協助強化學校自主管理能力,落實相關食品的產銷履歷制度。 賴院長表示,請各縣(市)政府持續配合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在地食材政策,由農業、教育及衛生單位合作推動在地食材供貨平台,營造各地學校午餐特色。 農委會指出,該案於105學年第2學期試辦,試辦縣市包括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宜蘭縣、台東縣等6縣市,約核撥1億679萬元;106學年第1學期擴大至本島各縣市及澎湖縣,經費需求6億4,928萬元;106學年第2學期於本島各縣市及澎湖縣試辦,107學年第1學期則將擴大至本島各縣市及離島,並編列12億元;107學年第2學期將全面實施。 農委會表示,預期該政策除可達到提升學童校園食材品質與吃得安心健康外,亦由需求帶動國內食材供給,提升可溯源食材比例,並具體執行食農教育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