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至,行政院關切應節物資供應情況,副院長林錫耀今(8)日主持「穩定物價小組」第61次會議。林副院長要求農委會、行政院消保處等相關單位密切掌握應節蔬果及相關物資的市場供需價量情形,適時執行各項調配措施,若發現有異常情形,應妥為查處,以充裕供應、提供多元選擇,確保國人歡度佳節。
林副院長並指出,若媒體報導民生商品有價格變動與事實不符之處,例如鹹蛋黃價格下跌,卻有報載天熱母鴨不生蛋致月餅漲價等與事實不符之情形,請各主管機關應即時、明確對外澄清說明。
農委會表示,中秋節為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為充裕年節市場需求及平穩節前農產品批發價格,有關應節農產品產銷情形與節前調配情形如下:
一、蔬菜:今年8月因無颱風來襲,中秋節前第2週(9月1日至9月7日)臺北果菜市場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每公斤31.5元,較去年同期下跌30.8%,較今年8月均價亦下跌2.1%。目前臺北果菜批發市場蔬果交易價格尚屬穩定。預計中秋節前5日臺北果菜市場蔬菜供應量將由平日1,500公噸增至1,690公噸。
二、水果:節前第2週臺北果菜市場水果批發價格每公斤49.5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1.7%,較今年8月則小幅上漲3.5%;預計中秋節前5日臺北果菜市場蔬菜供應量將由700公噸增至800公噸。至於當令應景果品文旦柚、梨及火龍果等值盛產期,將充分供應市場需求。
三、畜產品:毛豬節前第2週每公斤71.7元,較去年同期下跌0.5%,較今年8月亦下跌1.2%;白肉雞、鴨蛋價格分別較去年同期下跌7.7%及10.9%,亦均較今年8月下跌約2%;已協調大宗供銷系統於節前5日每日毛豬供應量由平日2.2萬頭增至2.7萬頭(+23%);白肉雞由每週394萬隻提高至398萬隻(+1%),整體供給持穩。
四、水產品:節前第2週水產品價格每公斤110.6元,較去年同期上漲9.4%,較今年8月上漲0.5%。為滿足中秋團圓燒烤需求,已加強魚貨供需調配,預計節前1週平均交易量由330公噸提升至390公噸(+18%)。
行政院消保處表示,今年援例派員訪查五大量販店、超市及四大便利商店(預購型錄)的月餅價格,經就其中174件同款月餅與去年價格比較,近六成的月餅價格持平或下跌,另約四成漲價。其中量販店部分,與去年同款81項中,有39項漲價,漲幅約0.6%-20%;便利店部分,與去年同款93項中,有31項漲價,漲幅約0.5%-17%。
行政院消保處指出,經洽相關通路業者瞭解,部分月餅漲價的主要原因包括:原物料漲價、產品檢驗費用或公司訂價策略考量等,進口月餅漲價部分,則主要反映國際匯率或供應商調整報價;但亦有部分品項調降價格,或推出早鳥訂購優惠及促銷措施(如:第二件85折、任選二件95折、滿額送提貨券),提醒消費者貨比三家,聰明消費。
農委會今天並在會中報告「蔬果生產預警及調配措施」,有關穩定蔬果生產及產銷調節措施,包括加強耐逆境蔬果育種及改良、擴大推廣溫網室設施栽培、輔導設置大型集貨冷藏貯存設備、加強農民自主防減災知能及災前防護措施、滾動式倉貯作業、平價蔬菜供應等六大措施。林副院長肯定農委會所提出的六大措施,可發揮很好的效果,請農委會落實執行。(撰稿:石婉婷,電話:02-2341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