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吳敦義今(16)日出席第13屆國家講座暨第53屆學術獎頒獎典禮時讚揚本屆得獎者兼具前瞻遠見及整合創新的能力,在學術與教學上有傑出成就,獲得各界肯定及表揚,也期盼更多人加入學術研究創新的行列,以強化國力,造福全民。
吳院長指出,台灣近年來在科技領域上綻放璀璨花朵,如台灣在全球有14項資、通訊的市佔率為全球第一名,從研發、製造到貿易都有傲人的成績,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有人才就有發展,未來我國對於人才培育、養成及獎勵的計畫還有路途要走,行政院一定會在全民監督下,提供學術界更寬廣的空間。
獲選為第13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分別為人文及藝術類科:世新大學曾永義教授;社會科學類科:淡江大學麥朝成教授;數學及自然科學類科:國立台灣大學王金龍教授及國立清華大學鄭建鴻教授;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國立大學張美惠教授及國立中興大學楊秋忠教授;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國立台灣大學陳良基教授及國立交通大學張豐志教授等共8位。其中麥朝成教授、鄭建鴻教授、楊秋忠教授、張豐志教授等4人已第2次榮獲國家講座主持人,成為終生榮譽國家講座主持人。
第53屆學術獎各類科得獎人共有13名,人文及藝術類科:國立台灣大學文哲教授及中央研究院梁其姿研究員等2人;社會科學類科:中央研究院陳恭平研究員及彭信坤研究員等2人;數學及自然科學類科:國立台灣大學方俊民教授、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黃迪靖研究員及國立清華大學蔡孟傑教授等3人;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中央研究院林小喬研究員、林淑端研究員及國立陽明大學謝世良教授等3人;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國立清華大學馬振基教授、中央研究院陳銘憲研究員及元智大學彭宗平教授等3人。
教育部為獎勵學術研究,提高教學與研究水準,並促進大學發展其特色,特設置國家講座及學術獎,各分置人文及藝術、社會科學、數學及自然科學、生物及醫農科學、工程及應用科學等5類科,其中人文及社會類科獎額至多各2名;其餘3類科獎額至多各3人。國家講座設置期限為3年,除由學校配合提供該講座主持人所需之資源外,教育部每年獎助100萬元(包括講座主持人個人獎金及教學研究經費各50萬元);學術獎得獎人則獲頒榮譽證書及獎金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