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對全球經濟景氣復甦未如預期,因此整體經濟表現不盡理想。另一方面,國內數位經濟興起、數位設備普及與公民社會團體對公共政策議題更多方的參與,充分考驗政府溝通與應變的能力,行政院抱持務實態度面對各項挑戰,希望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持續推動各項社會與經濟的改革,提升台灣總體經濟競爭力。
針對行政院過去一年來的施政重點,簡要說明如次,敬請各位委員指教。
一、加速國內產業轉型升級
(一)推動五加二創新方案,驅動產業動能
台灣經濟發展所面對的困境是如何轉型與升級,其中推動創新產業,是政府的施政重點,尤其在520之後,政府加速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方案,選定「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及「國防產業」作為「五大產業創新方案」,再加上「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產業,全力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希望從七項產業,帶動國內產業創新突破與投資動能。
(二)完善我國留才環境方案
為提升我國人力素質,促進產業轉型,政府希望引進高階白領人才進入台灣,因此於今年10月19日提出「完善我國留才環境方案」,希望將在台灣的外籍人士在台生活切身相關的簽證、工作、居留、金融、稅務、保險及國際生活七大面向,推動27項改革策略,鬆綁國籍及居留相關規定、研議核發特殊簽證,並加強政府機關第一線承辦人員外語能力,以營造國際友善環境,透過高階白領外籍人才與我國產業結合,帶動更多創新投資機會。
(三)推動「擴大投資方案」
行政院在今年9月13日核定「擴大投資方案」,各項投資計畫經整體檢討後,在國營及泛公股事業部分研提新興基礎建設投資達3,400億元,並由國發基金匡列1,000億元「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期望透過政府基金帶動「五加二」新興產業投資。
另外,行政團隊為協助廠商解決投資障礙,經濟部於10月6日成立招商投資服務中心,作為重大投資案單一服務窗口,列管5億元以上的重大投資案件,由經濟部隨時追蹤,瞭解其所面對的困難並及時解決相關問題。
(四)持續推動招攬國際觀光客,提升國內旅遊品質
政府持續推動招攬國際觀光客措施,特別是吸引東南亞旅客,並協助國內觀光、旅行業者轉向多元化經營,透過政府預算挹注及國民旅遊卡等措施,鼓勵國內觀光產業進一步發展。
二、健全社會安全網絡,強化社會安定措施
(一)幼兒托育
政府計畫於明(106)年至109年投入約62億元經費,增設公共化幼兒園計1,000班,協助地方政府進一步提升公共化幼兒園普及率。
(二)推動長照2.0政策
為因應高齡化對社會產生的衝擊,政府先透過稅收制籌措試辦長照的財源,待試辦工作達到相當程度後,再檢討採稅收制或保險制,希望將長照服務普及至台灣每一個角落。長照服務法也因此必須加以修正,其部分條文修正法案現已送請立法院審議,期望藉此增加指定稅收來源,讓長照服務能順利推動。
(三)推動勞基法修法,改善勞動條件
立法院已於今年12月6日三讀通過「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目的希望減少勞工工時,並且達到國定假日全國一致的目標。在改善勞動條件部分,增加特別休假,並將休息日加班費最高調整為近2.7倍,以落實週休二日。此外,政府今年也調整基本工資,從明年起,將由現行每月20,008元調升到21,009元;每小時基本工資的調整,第1階段已自今年10月1日起,由120元調升至126元,第2階段將從明年1月1起調至133元,調漲後希望讓勞工普遍受益。
(四)規劃8年內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
政府規劃8年內興建20萬戶社會住宅,目前各地方政府也都展現相當高的配合度和興趣,本院於9月2日將「住宅法」修正草案函送立法院審議,將社會住宅提供給經濟或社會弱勢者的比率提高為30%以上,現也得到外界支持,希望修法在立法院順利通過。未來每年將以標售公有土地所得的一部分,撥入住宅基金,作為協助地方政府辦理社會住宅使用。
(五)維護食品安全,推動「食安五環」政策
在食安管理方面,本院已啟動包含「源頭控管,設立毒物管理機制」、「重建生產管理」、「10倍市場查驗」、「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以及「全民監督食安」等食安五環政策,若能落實食安五環,相信食安問題可以大幅度改善。此外,立法院也已於今年12月9日三讀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組織法」,希望有效從源頭控管有毒物質及流向。
(六)啟動年金改革,成立年金改辦公室
為確保年金制度永續發展,政府啟動年金制度改革。今年6月8日於總統府設置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本院為辦理年金改革幕僚作業,也已成立年金改革辦公室。截至11月20日止,該委員會已召開20次會議。後續將從明年1月開始召開國是會議,進一步凝聚社會改革共識,讓年金改革工作往前邁進。
(七)落實轉型正義,成立不當黨產委員會
「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於今年8月10日公布施行,本院並於同月31日成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截至11月8日止,已收到165件檢舉及陳情案,對於符合委員會職權的個案,均已立案調查。
(八)逐步落實原住民轉型正義
在原住民族轉型正義部分,本院於今年10月7日召開「平埔族群民族身分法規檢討研商會議」,決議將以修正「原住民身分法」,認定「平埔原住民」,並設定期程檢討相關法規,逐步回復平埔原住民族權利。
另為釐清核廢料貯存於蘭嶼的相關決策經過,本院成立「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設置真相調查小組」,將於半年內提出調查報告,並據以與雅美(達悟)族人協商、和解及補償。
三、建立台灣永續發展新環境
(一)活化國有土地和公共設施
政府為活化既有國有土地及公共設施,截至今年11月底止,已全面清查各機關轄管土地及設施使用情形,調配73處國有房地及24處國有土地供中央機關建置辦公廳舍使用,列管109項中央及地方公共設施,積極推動多元利用。
另為因應擴大內需,加速公共建設執行,工程會今年共計列管199項1億元以上公共建設計畫,截至11月底預算執行率已達95.85%。此外,為營造公平合理的公共建設環境,工程會鼓勵重大公共工程採最有利標方式辦理,於今年9月23日訂定「機關巨額工程採購採最有利標決標作業要點」、「機關採購審查小組設置及作業要點」;巨額工程採購採最有利標之決標件數比率,今年已成長至12%,明年更將以提升至20%為目標,讓政府公共工程營造品質有所改善。
(二)因應全球暖化,行政院成立「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加速訂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以達成我國「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
(三)推動智慧電表布建與「電業法」修法,以利推廣綠色能源
本院已於10月20日將「電業法」修正草案函送立法院審議,未來將推動發電業及輸配電業分離、開放發電業及再生能源售電業申設,讓再生能源產業有更寬廣的成長空間。
(四)推動太陽光電計畫和風力發電計畫 發展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發展方面,為擴大盤點及釋出屋頂與地面所需面積,經濟部已辦理「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預計2年內完成1,520MW太陽光電設置量,創造投資額達912億元。再者,我國第1支離岸風力發電機已於今年10月27日於苗栗縣竹南鎮外海豎立,是台灣由陸上風電邁向海上風電的里程碑。經濟部也刻正研擬「風力發電4年推動計畫」,將完善相關基礎建設環境,使我國持續向能源安全、綠色經濟及環境永續願景邁進。
四、強化政府管理效能
(一)強化政府效能,推動減人減事
在強化政府效能上,「減人、減事」是推動效能改革的重要方案,今年度政府編列預算,將明年度預算員額通刪1%,再重新檢討,希望貫徹零基預算精神。
(二)檢討評鑑制度,縮減程序,鼓勵公民監督和啟動跨部門評鑑
政府亦檢討國家的行政作業,包括教育及醫療院所等評鑑制度,希望透過縮減有關評鑑程序、鼓勵公民監督及啟動跨部門評鑑方式,讓評鑑工作不要造成相關部門的過度負擔,期盼藉由評鑑指標調整、項目減併、期程調整、簡化文書作業、縮短程序、鼓勵在地公民監督及自評機制為原則,做為跨部門的評鑑改革作業。
此外,鑑於外界反應部分經費核銷規定過於陳舊,政府在核銷制度亦有改變。如外國學者來台開會,需將機票存根寄回,出納人員才能報銷。對此,主計處與國發會已邀集相關部門,將不合時宜的憑證報銷通盤檢討,希望未來儘快落實執行。
五、厚植教育文化內涵
(一)推動高中、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
在中等教育方面,教育部推動「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及「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期能創造「多元、特色、專業」的優質高級中等學校,逐步落實「全面免試,就近入學」的目標。
(二)調降學貸利率,讓學生安心就學
為協助學生安心就學,教育部自今年8月1日起,調降就學貸款利率,合計受惠人數約達43萬人。衛福部推動「兒童與少年未來教育及發展帳戶」,預計明年起將有1萬名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兒童受惠,123年起受益人數更將達到18萬人。
(三)推動高校轉型和技職教育重建,加強產學研合作
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因應少子女化的衝擊,正研訂高等教育轉型退場專法,並設置「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基金」,預計挹注50億元。
面對高等教育過度擴張及技職體系與產業脫節問題,政府推動高教轉型與技職教育重建,以強化產學合作方式,培育學用合一人才。
(四)體育政策改革
為了回應各界對於體育團體改革的期待,政府提出「國民體育法」修正草案,新增體育團體專章,希望未來各項專項體育運動協會,能與運動員權益充分結合。同時,行政院也將明年體育預算提高15%,並成立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深耕體育發展。
另因應2017台北世大運將於明年8月舉行,行政院世大運協調會自今年7月起每月召開,以掌握新建工程與相關軟硬體等籌辦進度,希望與台北市政府密切合作。
(五)促進文化發展,成立文化會報,促進各部會施政代有文化發展思維
行政院於今年520後成立文化會報,希望藉此讓促進文化發展的思維與作法,全面貫穿及融入於政府各部會施政。
另文化部亦推動「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第1階段核定10個地方政府辦理11案再造歷史現場示範計畫,以串連個別文化資產及其他資源。
(六)強化原住民政策
在原住民族政策方面,行政院於今年7月29日核定跨部會原住民族政策業務分工,推動32項政策及80個工作項目,深化原住民族權利的保障。此外,行政院已將「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草案函送立法院審議,保障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
(七)推動新住民政策
在新住民政策方面,衛福部推動社會福利及救助等相關法規放寬審核條件,教育部則推動新住民族母國學歷的認證及語言傳承等,協助新住民融入社會、認同土地,讓新住民族群發揮原有的文化優勢。
六、鞏固國家安全力量
(一)落實國防自主,推動「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等先進武器研製專案
為落實國防自主的政策目標,國防部以「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等先進武器的研製為指標專案,不僅可讓未來國防所需武器設備的維修妥善率提升,也帶動國內相關國防產業及其他工業產業發展,務必讓國防產業投資成為對國家生產力提升有幫助的投資計畫。
另為確保「募兵制」政策目標達成,國防部除推動「完備募兵配套法源」、「調增基層官兵待遇」等作為,並研擬精進相關配套措施。今年截至11月底止,已招募志願士兵1萬5,911人;志願士兵留營率達74.9%,有助鼓勵優質人力留任,厚植國防戰力。
(二)推動國際雙邊與多邊經貿合作關係
行政院將持續透過與美國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平台,推動洽簽台美雙邊投資協定(BIA),逐步推展台灣與美國的貿易關係,並以簽訂台美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為目標,維持台美經濟密切的友好關係。
另外,為進行多元布局,深化與東協、南亞及澳紐國家的連結,本院於今年9月5日提出「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將秉持「長期深耕、多元開展、雙向互惠」核心理念,從「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與「區域鏈結」四大面向著手,希望做到整體經濟多元化。
(三)以維持現狀做為兩岸關係核心,維繫兩岸和平發展
在兩岸關係方面,政府將以「維持現狀」為核心理念,致力維繫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我們將依「公開透明、人民參與、國會監督」原則,持續推動兩岸互動及協商,在對等與尊嚴的基礎上,透過兩岸兩會機制進行良性對話,以建立一致性、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
以上簡單對本院過去一年的施政情形,跟各位委員報告,請各位委員指教。
關於監察院對本院提出糾正案截至目前的相關處理情形
另統計自民國80年1月1日至今年12月22日止,監察院對本院及所屬提出糾正案共計1,943案,其中已屆期並已函復者1,792案;未屆期繼續辦理者151案,本院已責由國發會加強追蹤管考,以掌握時效。
此外,截至今年11月15日止,貴院委員所提彈劾本院各機關的公務員共97人,其職務異動情形為:撤職者1人;休職者3人;離職者3人;降調(級、職)者6人;退休(職、伍)者27人;維持原職等者30人;免職者1人;其他情形者26人。詳細情形,如必要時我們可另進一步說明。
本人及各部會首長很高興今天能藉此一年一度監察委員蒞院巡察的座談會,聆聽各位委員的指教及卓見,也再一次對各位表達感謝與歡迎之意。最後,敬祝各位委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