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毛治國今(11)日出席「104年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暨行政院所屬中央及地方各機關建立參與及建議制度頒獎典禮」時表示,影響公務人員績效表現的三個重要因素,一是對工作有企圖心,二是對所從事的工作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三是外在環境及制度;今日的頒獎活動,就是公務人員充分表現績效的外在環境因素,讓優秀公務人員的貢獻被大家看到,具有激勵的作用。
毛院長指出 行政院為表揚公務人員對國家社會的貢獻, 並激勵士氣,每年舉辦模範公務人員表揚活動,今年已是第23次,獲選的30位模範公務人員是從行政院所屬的中央及地方各主管機關,34萬公務人員中擇優推薦對國家社會具有特殊貢獻,對推動行政革新、提升行政效率等方面表現卓越者。
毛院長並以我國開放陸客自由行後,破獲首宗中國人士走私運毒案的法務部調查局桃園市調查處調查官陳大齊,以及歷經高雄氣爆後浴火重生的高雄市環保局視察陳恭府為例指出,獲選者除堅守崗位之外,也有許多創新的事蹟,對政策推動貢獻心力、力求突破。作為公務人員,要做好為民服務的工作,要有創新、突破的特質,而他們都是公務人員的標竿。
此外,毛院長表示,行政院為鼓勵公務員對機關業務改革、改進,也設有提案獎勵制度,即自民國85年起開始辦理中央及地方各機關建立參與及建議制度案,今年經各主管機關提報75件進行複審,評選出15件優良的建議案,其中並有多項已付諸實施。
毛院長感謝人事行政總處相關同仁的投入和努力,也感謝過程中評審委員的參與,讓激勵制度的效果發揮,他也祝賀所有得獎同仁,因為他們的貢獻,讓行政績效更好,他們的優良表現也作為其他同仁仿傚的標竿,並產生激勵作用,毛院長也期許未來行政工作與時俱進,做得更好。
人事行政總處表示,本年度獲選30位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分別在財政經濟、工程科技與環境、衛生醫療、公共管理、資訊、法制、人事、秘書及主計等各專業領域,均有卓越表現及創造優異績效;至於15件績優參與及建議案,內容包括「創新經濟與科技發展」、「廉能政府與全面建設」、「公義社會與優質文教」及「永續環境與地方治理」等4個類組,獲獎機關善用知識與科技,展現業務的進步與創新,足可供各機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