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日於行政院會聽取環保署「空污感測物聯網應用於環保稽查推動成果」報告後表示,政府透過各項政策導引與資源挹注,推動創新科技,提高生活品質。環保署將物聯網應用於空污感測,迄今已完成布建3,300點感測器,提供民眾更即時、在地、精準的空氣品質資訊,也讓環境稽查作業變得智慧化,大幅增加執法效益。
蘇院長表示,透過物聯網的應用,過去不易稽查取證的空污,現在藉由監控污染熱區、事件通報、污染溯源,皆可經由視覺化的資訊,由AI分析清楚呈現,且有跡可尋,為打擊非法排放業者增添利器,為維護國人空氣品質把關。
蘇院長指出,請環保署再接再厲,持續布建相關感應器,並與各地方政府共同合作,深化應用層面,技術更為成熟,可評估開放感測數據給民眾,集眾人之力,提高跨域應用效益,共同監督環境,進一步帶動我國感測物聯網產業發展。
環保署表示,該署106至107年與14個地方政府環保局合作布建3,300點感測器,涵蓋44個工業區及科學園區、感知 3.8萬工廠附近空氣品質。今年已核定16個地方政府合作布建5,200點感測器,加快全國空污感測物聯網建置進度;相關環境資訊由感測數據資料中心整合,強化物聯網輔助環境執法智慧稽查工作,民眾可透過網路查詢感測數據共同監督環境空氣品質( 網址:https://wot.moenv.gov.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