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直播節目-【內閣踹共】今(12)日推出「是垃圾?還是黃金?談電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直播節目,由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主持,邀請行政院環保署魏國彥署長說明「城市採礦」與電子廢棄物回收相關議題。魏署長首先向網友說明「城市採礦」的概念表示,回收城市老舊建築拆除後的鐵、銅、鉛等資源及電子資訊產品中的稀貴金屬,讓資源轉化為另一個產品的開始,不僅符合國際「從搖籃到搖籃」的潮流,也可以做到資源完全回收利用。
魏署長表示,臺灣沒有天然礦產,但從城市廢棄物中也可以獲得到很多物資,像手機面板含有稀有金屬、電腦組件甚至含有黃金,以我國製造業所必需的稀土礦物為例,其主要產地位於內蒙,如果利用「城市採礦」,可將稀土提煉回來;又例如玻璃廢棄物,經回收可以再製成仿製的唐三彩藝術品,如果回收業者能夠將廢棄物再製成文創商品,
所創造的附加價值更高。
魏署長進一步指出,臺灣的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機制走在世界各國的前端,103年4月美國環保署署長麥卡馨(Gina McCarthy)女士來訪,便對臺灣回收再利用的管理機制表示肯定,甚至希望臺美雙方可以進一步合作;此外,我國也協助印尼等國政府解決許多回收資源再利用的問題。
網友質疑發展「城市採礦」的標的廢棄物能帶給我們什麼前景,魏署長表示,民眾厭惡廢棄物,要發展「城市採礦」,必須先贏得國人的信任,也就是透過政府的嚴格執法,給予違規廠商或業者罰金或判刑等重罰,同時,也應該提供合法業者完善的生產環境,鼓勵正當業者合法產製相關產品;此外,民眾也可以透過各縣市的1999服務專線與環保專線,檢舉違法排污業者,協助政府監控環境品質。
針對網友提問何處可回收電子廢棄物,魏署長表示,臺灣的電子廢棄物有1萬多個回收點,環保署將加強宣導資源回收的管道,並鼓勵民眾在汰換電子產品時,主動向業者詢問是否回收,並爭取折扣。此外,對於資源回收產業,環保署都有登記及追蹤管理,政府也將利用大數據,從物質流、金錢流還有能源流等面向,建置偵查管理系統。對於違法地下業者,環保署也與經濟部合作查緝。魏署長同時鼓勵民眾踴躍檢舉。
魏署長表示,環保署成立的目的,就是對於固體、空氣、液態、聲音等各種污染,為民眾周邊生活把關;過去一年,環保署的工作也有相當進展,例如「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去(104)年7月1日正式上路;空氣品質管制區總量管制,在空污法立法40年以來首度執行;水污法修法,對於違法者祭以重罰等,環保署也推出「智慧城鄉」計畫,在鄉村設置微型PM2.5檢測裝置;再則,今(105)年更在桃園地區試行,在廢食用油中添加示蹤劑,以利流向管理,未來將推行到更多縣市,讓廢食用油進入「城市油田」,提煉出生質柴油,再生利用。
針對民眾關心的PM2.5議題,魏署長表示,PM2.5一直存在於大自然,大陸自2002年以後由於經濟發展,工業發達,排放出許多細懸浮微粒,除了原生的細懸浮微粒,還增加許多衍生的細懸浮微粒;臺灣PM2.5的排放量以營建及道路揚塵占大宗,對於工業,或是對於汽機車等交通工具,環保署都進行管制及監測,魏署長及孫發言人,呼籲民眾齊力降低PM2.5的污染,善加利用大眾交通工具。
本次網路直播自晚間7時至8時,約播出1小時,直播全程內容已置於行政院開麥啦Youtube頻道(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52y12jNiJM),歡迎網友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