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吳敦義今(18)日出席台灣世界展望會舉辦的「2010緊急救援暨災害管理合作機制研討會」時表示,現在的災害是全球性的,面對未來極端氣候可能成為常態的現象,緊急救援與災害管理成為每個國家必備的能力。
吳院長表示,世界銀行在2005年的一份評估報告中指出,台灣是受到地震、颱風與水災三種天然災害同時段威脅機率最高的地區之一,政府在八八水災後痛定思痛,建構緊急災害標準作業流程,並藉助科技及資訊傳播體系,提前在災害來臨前部署,以減低傷害。
吳院長強調,面對全球環境急遽變遷,最重要是節能減碳,使用再生能源,避免地球暖化過快。此外,防災科技再求精進,像是對地震的預測如能更精準,就能減少災害發生,政府目前的緊急災害標準作業程序(SOP),例如海上颱風警報發布,代表可能72小時內颱風將登陸,這時政府很多作為同時啟動,國軍也將救災列為中心任務,在每一縣市有聯繫窗口,與各縣市災害應變中心聯繫,參與救災工作。而過去橋梁水位到達一定標準才封橋,交通部長毛治國的創新作法,是在上游雨水測量站監測雨量或瞬間雨量超過一定程度立即通報,中、下游橋梁就必須封閉,以避免洪水造成橋斷及民眾不必要傷亡。
吳院長感謝世界展望會對社會的貢獻,不僅召開此場研討會,同時在台灣發生重大災害立即投入救援,並積極加入永久屋的興建等多項有助人民的作為。
吳院長會後在回答媒體對我國世界競爭力大幅提升的看法時表示,競爭力的提升是全體政府和人民努力的成果,包括劉前院長奠定許多良好的基礎,例如實施銀行存款全額保證、適度擴張的財政政策及發行消費券等,因為有前人一點一滴的汗水,才能累積後來豐碩的成果。吳院長強調,接手的人如果不能更求精進和努力,也可能先盛後衰,所以每一棒都很重要,大家都有貢獻,政府應步步為營、兢兢業業做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