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江宜樺今(18)日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提升商圈競爭力之策略與成效」報告後表示,經濟部歷年來積極推動商圈發展,不僅可因應在地特色及地域性差異,亦可鼓勵地區產業發展,整體計畫包括觀念推廣、人才培訓、行銷廣宣、整合輔導等具體方式深入各地商圈,更運用品牌經營概念塑造各商圈特色意象,朝國際化推廣,對商圈競爭力的提升成果卓著,非常值得肯定。
江院長表示,商圈為地方經濟櫥窗,應展現地方經濟與文化活力,其產業內涵因各地域差異而十分多元,且業者大多是中小型或微型企業,後續除應強化商圈與在地產業的鏈結外,將來更希望進一步結合資通訊等現代科技,讓商圈的吸引力廣為民眾或旅客瞭解,並請經濟部持續結合科技部等相關部會資源,共同推動智慧友善商圈。
針對民眾所在意的商圈問題,江院長指示經濟部,注意垃圾處理、資源回收及廢水處理等環境整潔問題,以營造有品質、有品味的商圈環境。此外,不管國內或國際旅客到商圈消費,不要再出現以不合理價格坑殺遊客的現象。另關於交通問題部分,江院長指示交通部協助經濟部做好商圈交通規劃,以避免因規劃不完善所造成的交通堵塞與遊客擁擠不堪等現象。
江院長強調,部分商圈為凸顯商圈意象,往往會以大型看板、LED燈等裝置過度裝飾,破壞商圈原本的特質,並指示經濟部在輔導各地商圈協會時,採納國內有設計創意的青年運用簡潔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來協助商圈意象的營造。
經濟部表示,自相關計畫推動以來,已營造出新社花海、平溪天燈、安平劍獅等深具在地特色且國內外知名的亮點商圈。經濟部指出,各地商圈在量化成效方面,整體產值由93年的7億元增加為去(102)年的59億元;遊客人數也從93年的35萬人次,提升為去年的309萬人次。此外,「推動商圈遊程」策略協助商圈組織與旅行社異業結盟,101至102年針對海內外遊客開發特色遊程共計121條,吸引超過60萬人次參與,並創造約5.8億元之營收。
另在質化成效部分,經濟部進一步表示,相關政策已達到「引領商圈維新,打造優質購物環境」、「提升消費品味,形塑商圈特色美學」、「創新體驗行銷,帶動商圈旅遊風潮」、「促進地方就業,活絡商圈經濟發展」等目標,同時朝向形塑國際級商圈特色,創造有感消費經濟的願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