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江宜樺今(2)日於「歡迎第800萬名國際旅客來臺記者會」致詞時表示,臺灣絕對有能力成為國際觀光大國,但須找出自己的特色並發揚光大,讓每個人無形中都在做觀光,這不僅是觀光產業本身的理想,而是臺灣在進行產業結構轉型及展現新風貌時所須認真思考的課題。
去(102)年12月31日下午,來自日本的表彩女士搭機抵達桃園國際機場,成為去年第800萬名來臺旅客,締造臺灣觀光歷史新高紀錄。
江院長指出,多年來政府與全民致力將臺灣品牌行銷海外,基本上是成功的,如CNN等國際媒體推崇臺灣的美食、景點及單車旅遊路網規劃等,日本旅遊雜誌更基於安全、好客及便利性等因素,將臺灣評為日本背包客首要的旅遊推薦國家。這些佳評,可說是交通部觀光局及相關部會共同努力的成果。
江院長說,去年來臺觀光突破800萬人次,觀光外匯收入也逾新臺幣3,700億元的產值,但我們不能以此為滿足,各部會應持續以特點吸引觀光客,例如日前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於松山國際機場揭牌,象徵臺灣正積極結合觀光與極具競爭力的國際醫療服務;許多社區正力推文創觀光,創造具有獨特風味的臺灣特色產品,吸引國際旅客來臺深入瞭解當地社會;許多工廠也蛻變成觀光工廠,吸引國際旅客目光;而觀光局主推的自行車路線觀光,對於全球愛好單車旅遊者而言,臺灣更是個天堂。
江院長強調,發展以觀光業為主的「無煙囪產業」,不但可以減少工業污染,更可為臺灣贏得更多的國際友誼與重視。這不僅是觀光客增加的問題,而是全民生活、產業結構及國家願景重新布局的課題,需所有部會有志一同全力拼觀光。
江院長期許今年來臺旅客能突破900萬人次,並透露去年11月底時,觀光局原評估可能會差一點而無法達成800萬人次的目標,但由於政府相關部門突破法規限制、進行人力配置及更新資訊系統,所以終於達成目標。對於觀光局、內政部移民署的努力及航空公司的配合,他表達誠摯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