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本院新聞

:::
毛揆:推動金融進口替代措施漸顯成效 達到人財兩留目標

日期:104-01-15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行政院長毛治國今(15)日在行政院會聽取金管會「推動金融進口替代之具體措施與成效」報告後表示,金管會積極推動金融進口替代,透過債券及衍生性金融商品等法規鬆綁,鼓勵保險公司直接在國內有營業據點的銀行、券商辦理交易,實施以來已有顯著成效,達到增加國內金融市場商機與就業機會及人財兩留的目標,值得肯定。

毛院長指出,國內金融機構國外投資總額高達新臺幣12兆元,金融業者表示,國內金融商品種類少、市場活絡程度不夠,因此導致我國金融專業人才外流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區或國家,如果資金能回流,將可吸引人才回流,亦能培養年輕世代投入金融業。惟資金回流需有配套,否則流入房市推升房價,將造成更大民怨。金管會所提金融進口替代方案有相關配套辦法,將資金導引至具體的金融產品,這些金融產品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既可活絡市場,亦能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

毛院長進一步表示,請金管會在兼顧金融機構風險控管前提下,持續推動相關開放措施,並鼓勵金融機構加強產品研發創新,培育人才,提升金融業競爭力。

金管會指出,推動金融進口替代措施,已有多項成效,其中以103年6月4日起實施保險業透過國內證券上市或上櫃市場投資外幣計價債券(含寶島債),不計入其國外投資限額45%上限最為顯著,該措施實施前約7年半時間(95年11月1日至103年6月3日)相關債券發行量為1,373億元,實施後約半年時間(103年6月4日至103年12月31日)發行量達6,944億元,計增加4.06倍。

金管會進一步指出,在多項法規鬆綁措施實施後,相關效益將逐漸顯現,包括:開放銀行兼營代理買賣外國債券,預估22家銀行辦理,1年內可增加營收415億元;放寬銀行發行金融債券限制,設計債券商品更具彈性,預估1年內債券發行量約2,320億元;開放國內銀行提供境外衍生性金融商品諮詢,預估1年內金融機構可增加營收20億元;建置利率交換平台,30家本國金融機構參加,預估上線第1年(104年) 透過該平台交易金額約可達1,500億元。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