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江宜樺今(15)日在行政院會聽取原民會「原住民族健康促進成效與未來推動策略」報告後,指示原民會與衛福部加強協調,研議採取適合原住民族文化及習性的方法與策略,並結合部落在地的知識經驗與資源,提供適切的健康照護及醫療,以營造符合原住民族需求的健康環境,提升原住民的健康品質。
江院長指出,原住民族的身體健康受到傳統文化及生活習慣的影響,平均餘命較一般國民短,原民會多年來採行事故傷害防治、節制飲酒、結核病患治癒獎助、健保費及相關就醫費用補助等多項措施,改善原住民族之健康問題,其平均餘命與一般國民之差距,已從10歲逐漸縮短為8.7歲,雖已看到初步成果,但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請原民會與衛福部持續努力。
原民會表示,目前該會推動原住民族健康促進的主要措施包括:辦理原住民族事故傷害防制計畫、節制飲酒計畫、部落快樂/希望/健康3H(Happy/Hope/Health)動力工程專案計畫、原住民團體意外險等;設置原住民族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補助原住民參加全民健康保險費與補助納保;補助偏遠原住民族地區原住民就醫交通費;辦理原住民結核病患治癒獎助;辦理原住民族健康議題研究。
原民會指出,有鑑於原住民長久以來多從事勞動工作,易發生職業災害及意外事故,為填補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該會自民國101年起開辦原住民團體意外保險,希望藉此照顧經濟弱勢者,並提供發生意外時之基本保險保障。
另為保障弱勢原住民就醫之基本權益,該會自民國87年起補助未滿20歲及年滿55歲以上符合全民健康保險法第8條規定之第6類第2目,及蘭嶼地區第2類、第3類等原住民的自付保險費。目前原住民健保實質納保率已達到99%以上,原住民欠費遭鎖卡人數截至102年12月降至970人(全國為3.9萬人),與100年9月2萬7千多人相比,已有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