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本院新聞

:::
劉揆:發展全球競爭力的空間架構與策略,以北、中、南核心都會區域做為競爭發展軸,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日期:98-03-25

行政院長劉兆玄今(25)日出席「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全國會議」時表示,臺灣面對世界大環境,國家競爭力要能提升,我們應該發展全球競爭力的空間架構與策略,以北、中、南核心的都會區域做為競爭發展軸,藉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期待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面對,一起努力。 劉院長指出,臺灣這幾年來,對外面臨全球化競爭、全球性的經濟衰退等挑戰,對內則有區域發展差距、國土開發過當、氣候及環境變遷所引發的國土保安、環境生態保育等問題。另外由於重大建設如高鐵通車及北宜隧道開通導致空間結構改變,尤其是高鐵通車後,增加空間移動效率,產業發展潛在向北部傾斜的現象更加劇烈,這些問題對於國土空間規劃發展都是極大的挑戰,也是重新省視及改變的契機。 劉院長表示,世界各國政府莫不重視國土規畫工作,並且定期依據國內外環境的變遷,檢討規劃國土空間的利用。一般而言,各國辦理國土規劃都是在公平與效率原則下,研擬制定長期的空間布局及發展策略。 劉院長表示,臺灣面對國際競爭,已不是單一城市或單一地區單打獨鬥所能勝任;有效的區域性資源整合,才是創造臺灣新動能的關鍵驅動力。這不僅是21世紀各國在全球激烈競爭環境下的重要策略,也是臺灣不能再忽視的課題。尤其在這一波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後,各國政府無不積極尋求對策,臺灣也必須在此局勢下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劉院長指出,為因應服務型、知識密集型、創意型等的新興產業發展,如綠能、生技、醫療服務等相關產業,必須調整現有產業空間的結構。尤其在知識或網路經濟的前提下,傳統劃地為限的生產方式,將有所改變。而這些新興產業都是以人才及知識為主,如何將我們的優勢建立起來及發展未來是很重要的,這些都必須重新檢討及合理規劃,並建立配套基礎及支援服務的體系。 劉院長強調,國家競爭力的提升,除了經濟及產業面的考量外,應重視創造均衡的區域生活條件,以及營造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也是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的重要議題。劉院長並指出,過去幾十年,臺灣社區營造工作有相當的成果,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將好的經驗加以推廣,並注入美學的的概念,讓人有舒適及愉悅的感覺等,都是促進健康舒適環境及人文品質的重要議題。 劉院長以921地震10周年為例,希望此次會議能多關注國土的保育。劉院長認為921地震是一個值得省思的個案,每當提到國土,他都會想到10年前國土遭到破壞,到現在還是有很多地方沒做好,希望此次會議中專家學者能多予探討。劉院長並對此次參加會議的專家學者表達感謝,相信所提出的相關建議,對於國土及區域的推動發展有相當的幫助,期待透過這次會議,讓產業界、學術、公民團體及民意代表的意見能充分表達,進而建立政策的共識。劉院長並指示經建會能在會後,結合中央各相關部會及各縣市政府,將大家所提出的建言及共識,納為政府施政重點,並據以積極推動落實。 「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全國會議」定於25、26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議中將針對國土空間發展願景及空間發展架構、創新與產業經濟發展、國土保育與保安、城鄉永續發展、交通及通訊基礎建設,以及區域治理及適性發展等議題進行專題報告及討論。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