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劉兆玄今(18)日在中興新村省政資料館主持「98年中部六縣市首長聯繫會議」時表示,現階段行政院已將解決失業問題視為最優先的施政工作,重申政府搶救失業的堅定決心,政府有信心把失業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期許地方政府與中央共同努力。
劉院長強調,各界關心的失業問題,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現階段已將解決失業問題視為最優先的施政工作。為減緩全球金融風暴帶來的衝擊、促進就業,政府自去年11月即提出一系列的促進就業措施。短期的部分,提供了7.4萬個短期工作機會,這些工作機會將會延長到今年年底;另外在98年度的公共預算當中,中央跟地方可以創造5.6萬個工作機會,而上周通過的4年5千億特別預算,也可以創造近20萬個工作機會。
劉院長表示,行政院在4月11日及18日,在北、中、南、東各舉辦1場大型的「就業及人力加值博覽會」,上週六(4月11日)以台中和花蓮的「就業及人力加值博覽會」經驗為例,現場媒合4千多個工作機會,根據勞委會的經驗,其餘的資料繼續追蹤,未來2個月內,可以將媒合工作的機率從3成增加到7成。
劉院長強調,政府一面穩定金融、一方面控制失業率,進而振興企業、促進投資,行政院推出一系列六大新興產業方案,每個方案都經過半年以上的詳細規劃,推出之後,已帶動了一波業界與股市的正面反應。
劉院長表示,新政府自去年5月20日就任以來,全力推動各項施政,雖然遭逢百年來僅見的全球金融風暴,整體經濟情勢非常嚴峻,但是中央、地方政府與民間大家團結一致,攜手共渡難關,各級政府在因應當前危機,能夠周詳且前瞻地提出各項因應方案,一步一步的往前走,雖然目前嚴峻的情勢仍在,但由於大家的共同努力,有些一步一腳印走過的地方,都產生了效果,行政院有信心,在中央與地方的合作下,能夠儘快走出經濟陰霾。
劉院長表示,他就任以來,兩度邀集各縣市首長,針對擴大內需方案、工作所得補助方案及工程發包等問題進行研商,積極整合中央與地方的力量,使相關政策與預算順利執行,尤其當前出口萎縮,內需更顯重要的情況下,已經爭取到的預算,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發揮最大的效果。
劉院長指出,根據統計,「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補助地方公共建設583億元,已於去年底完成發包率達99.86%,截至今(98)年4月16日止,標案完成率為82%,預算執行成效固然可觀,但外界仍覺得不夠快,顯示民眾期待政府能做得更快更好。這一部分有賴各縣市政府加速執行,有效提升工程的效率及品質,落實永續及節能減碳理念,讓綠色產業也能在這波基礎建設中獲得挹注。
劉院長表示,因應金融海嘯後的施政方向,一方面儘量結合力量趕快度過難過,一方面可以預見,全球產業勢必重新洗牌,產業界、國與國之間的實力相較,都會有新的局面產生。行政院目前的每個政策,都希望一面因應當前急需,另一方面要累積甚至創造新的契機,未來經濟好轉的時候,讓台灣可以走得更快,飛得更高。
劉院長表示,今年3月21日,國道6號完工通車,大幅縮短臺中到南投埔里的交通時間,有利中部地區的觀光產業發展;觀光產業在百業倒退的情況下,依然奮勇前進,以去年而言仍有4%到5%的成長,今年第一季最蕭條的時候,依然有2%至3%的成長,陸客來台的人數在這幾天都突破了4千人,最近要將陸客的3000人上限上修至7000人,估計到5月1日,可能每天陸客來台觀光旅遊會突破7000人,此時正是振興中部這塊最美麗的好山好水,發揮提昇觀光的效能的時機,來台觀光不僅侷限在大陸遊客,歐美遊客對台灣也很有興趣,從東南亞到台灣的旅客也已突破了100萬人次,在中央地方攜手配合民間的努力下,相信會為中台灣帶來新的高潮。
劉院長也表示,中興新村的規劃案,也已接近完成階段,行政院在加以審查後就要定案,希望能替中興新村這塊美麗的園區注入新的活水,產生新的生命。
劉院長表示,面對經濟情勢,在施政上,特別需要中央與地方互相了解需求,了解工作間應如何搭配產生綜效,而透過首長聯繫會議的舉辦,除第一時間可掌握中臺灣的輿情外,也可確實瞭解中部地區各項建設的進度與需求,作為行政院施政的重要參考,並讓施政更貼近人民需求,讓台灣經濟能夠早日復甦,期待中央與地方未來有更佳的工作默契,一同攜手讓國家走上另一個更好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