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今(3)日出席「114年搜救有功人員表揚暨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成果記者會」,首先代表政府與人民向第一線守護人民安全的搜救人員致上最高敬意,感謝他們於今(114)年7至9月接連投入颱風、豪雨及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的搜救行動。卓院長表示,今日獲獎搜救有功人員,其中20位來自公務機關,努力達成政府所賦予重要的搜救任務及使命;另有4位來自民間團體,他們發揮團體力量,經年累月聯繫及投入救災救難事項,為救災工作助益甚深,也讓政府從中學習與觀摩更多寶貴經驗,未來政府也會持續與民間團體加強聯繫合作,一同守護這片土地上每一條珍貴的生命。
卓院長提到,每當災難來臨時,政府皆會指引民眾往安全方向迅速移動,但搜救人員卻逆向而行,進入最危險、最需要保護人民的地方,不論是泥濘不堪、崎嶇危險的山路,或是波濤洶湧的水面,都不畏艱難,努力保護人民的安危,就是這份熱情、勇氣及付出,值得感謝。
卓院長說,他於上(10)月8日前往花蓮中央前進協調所聽取災後復原重建進度情形,當日恰好遇見9位甫從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勘查結束的工作同仁,他們徒步走到壩頂勘查地形、地貌,耗時8至10天,相當辛苦,卓院長再次表達感謝,並讚許他們是「九條好漢在一班」,也因為他們的付出,讓前進協調所能夠做出正確有效的判斷,並為後續堰塞湖整治及未來預防工作帶來更多經驗。卓院長說,除了這9位同仁之外,尚有6名來自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東區搜救委員會及高山協作共組團隊,並行經另一條路線勘查,所展現的冒險犯難精神,令人敬佩。
卓院長表示,救災人力無可取代,但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政府更應善用科技,提升救災裝備先進化、科技化與智慧化程度,以保障所有投入救災工作同仁的安全。卓院長說,內政部劉世芳部長上任後,積極向他爭取各項救災裝備,同時也輔以「AI決策輔助」、「無人機影像辨識」等技術,提升同仁救災量能及品質,而今日活動也同步呈現「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中程計畫」成果。未來政府將積極開發機器人及機器狗等先進裝備,期待有朝一日能夠進入災難現場執行救援任務,同時政府也一定會作所有搜救人員及消防同仁的最強後盾。
卓院長進一步表示,政府已提出「AI新十大建設」計畫,並於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編列相關預算,其中在「關鍵技術」面向部分,將積極打造AI機器人及無人載具,未來除應用在災害救助工作上外,亦能全面提升國防安全。最後,卓院長期許持續強化臺灣各種軟體設計能力,進一步成為AI製造及數位服務大國,同時也讓整個搜救派遣系統更智慧化、更科學化,為所有搜救人員提供更高一層的安全保護,這是政府對大家的承諾,也是人民對大家的感謝。
卓院長到場後,首先觀看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救援影片,並於致詞結束後,逐一頒獎表揚24位搜救有功人員;接續偕同行政院李慧芝發言人、內政部劉世芳部長、內政部消防署蕭煥章署長、空中勤務總隊井延淵總隊長、警政署廖訓誠副署長、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謝慶欽副署長、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林廣宏主任秘書等人一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