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今(9)日主持「國家化學物質管理會報」第5次會議,聽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成立危險化學物質(品)管理及災害應變會報之執行成效」、「持續精進我國廠場化學品職安衛管理」、「災後受損石綿建材廢棄物清理情形」等報告。卓院長強調,政府一向重視化學物質管理,因此特別設立本會報,尤其相關議題繁雜,且國內管理涉及13個部會,必須跨部會做橫向溝通、合作,並廣納各界專業意見,方能與時俱進因應各種挑戰。卓院長也感謝第3屆外聘委員首次參與本會議,期待借重各委員的專業意見與寶貴經驗,讓政府各單位預做更多準備,順利推展各項業務,也為政府施政提供更清楚明確的指標與方向,全面守護國人健康與生命財產。
卓院長指出,今日會議首先討論「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成立危險化學物質(品)管理及災害應變會報之執行成效」。地方在第一線執行許多工作,承擔重責大任,政府除在政策、法規上須予以完備外,亦應透過跨縣市與跨局處平臺整合環保、消防、經濟及勞工等資源;同時,《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地方政府擁有更多資源,因此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分配亦應清楚劃分。卓院長期待在中央全面輔導下,能讓各縣市政府投入更多化學物質管理工作,並透過資訊共享與聯合稽查,強化管理、提升應變,維護基本安全。
此外,卓院長進一步說,今日會議第二項議題是「持續精進我國廠場化學品職安衛管理」,包括藉由全面推動「聯合國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GHS)、風險評估與分級管理等,同時強化高風險化學品及「致癌性、生殖細胞致突變性或生殖毒性物質第一級化學物質」(CMR)的控管,提升廠場化學品安全管理效能。此外,極端氣候日益嚴重,日前丹娜絲颱風、728豪雨,以及樺加沙颱風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使政府必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因應,政府與各界對於「災後受損石綿建材廢棄物清理情形」都十分關切,環境部亦提出許多積極作為,至盼透過今日討論得以全面有效防範。
隨後,卓院長聽取環境部「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成立危險化學物質(品)管理及災害應變會報之執行成效」報告後表示,感謝陳金德政委主持研商會議,在環境部協助下,多數地方政府已陸續比照中央成立「危險化學物質(品)管理及災害應變會報」,盼以強化地方政府消防、環保、經發、勞動、教育等局處橫向聯繫,落實危險化學物質(品)管理及災害應變作為;至於尚未完備之縣市,也請積極籌辦、迅速成立。
卓院長請各部會持續協助各直轄市、縣(市)落實跨單位危險化學物質(品)管理工作,依各縣市危險化學物質(品)實際運作型態,落實稽核及檢查執行,確保能夠妥善管理轄內危險化學物質(品)。後續也請教育部向大專校院及高級中等各級學校加強宣導,依直轄市、縣(市)危險化學物質(品)管理及災害應變會報相關規定,推動學校化學品教育訓練及配合相關化學品申報管理;另請勞動部協助轉達各地方勞動檢查機構,依管理權責落實轄內職安衛檢查、法規宣導及重大職災發生情形說明等相關事項,並參與直轄市、縣(市)管理會報各項工作的推動,才能共同合作,完備預防管理機制,將可能風險降到最低。
針對勞動部「持續精進我國廠場化學品職安衛管理」報告,卓院長表示,為持續精進我國廠場化學品職安衛管理,勞動部藉由建置評估管理工具、調和法規與國際接軌、加強高風險物質管理及推動CMR物質危害預防藍圖等多方面努力,近年化學品相關職災案件已呈逐年下降趨勢。
卓院長請勞動部持續精進,推動相關管理及防災措施,強化企業輔導資源,並深化跨部會合作;同時針對具有危險潛勢的特定族群,加強有害物質接觸防範的職安訓練與宣導,以全面守護勞工生命安全與健康。此外,卓院長也請環境部就CMR物質是否有綠色替代製程的改進方案進行相關研究,以利擴大安全保障。
針對環境部「災後受損石綿建材廢棄物清理情形」報告,卓院長指出,丹娜絲颱風過後,為協助加速清除石綿瓦建材廢棄物,行政院已核定114年度特別統籌分配稅款7.8億元及「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特別預算7億元,足以支應災後石綿瓦廢棄物清除,請地方政府迅速提出計畫送審核定,並加強追蹤管考作業,以定期、限期完成清理作業。
卓院長進一步表示,勞動部另已發布「因應災後石綿屋瓦浪板拆除清理作業危害預防處理原則」,請各類別建物主管機關督促建物所有人、使用人及執行工作者,應依照相關指引辦理石綿瓦建材拆除清理作業,並針對所管從業人員進行教育訓練,落實人身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