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將屆,為瞭解春節物資供應情況,行政院今(16)日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小組召集人毛治國副院長非常關切佳節前應景蔬果供應以及重要民生物資價格略高,他在會中責成行政院農委會、經濟部、公平會、行政院消保處等相關部會,嚴密監控各類農漁畜商品、民生物資的市場供需與價格狀況,適時執行各項調配措施,以充裕供應、提供多元選擇,確保國人歡度新年佳節。
農曆春節為國人重要傳統的圍爐團圓節日,相關應節農產品需求增加。今年除夕為國曆1月30日,較去(102)年提早10天,為充裕年節市場需求及平穩節前農產品批發價格,行政院農委會已提前於1月3日盤點相關應節農產品,並規劃調配措施。
節前第3週(1/10~1/15)主要應節農產品批發價格變動情形如下。在蔬菜方面,今年冬季供應充裕,臺北果菜市場每公斤平均價格18.0元,較去年同期(1/20~1/26)下跌21.4%。水果方面,因去年風災及氣候因素,供量減少,臺北果菜市場價格每公斤49.5元,較去年同期上漲20.1%。花卉方面,受近期冷氣團接連來襲,產量減少,漲幅達34.6%。畜禽產品方面,土雞因冬令進補需求強勁,價格上漲8.8%;毛豬、白肉雞及雞蛋供量充裕,價格平穩。水產方面,整體價格上漲4.7%;應節的白鯧漲幅23.5%,金鯧、石斑魚等替代魚種,售價僅為白鯧的3至4成,經濟實惠,建議國人多多選購。
依農委會最新盤點結果,蘿蔔、大芥菜、甘藍、包心白菜等當季蔬菜及蓮霧、葡萄、椪柑、柳橙等當令水果陸續進入盛產期,並有充足庫存。農委會亦將視市況加強貨源調配,節前5日整體蔬菜供應量增25%,水果增8成,菊花、玫瑰、火鶴、劍蘭、鳳梨花及銀柳等應節花卉亦將增加供應,足敷年節市場需求。
畜禽產品方面,土雞原每週供應約190萬餘隻,自本週起增供至每週250萬隻,節前1週再上調為280萬隻(比平常增加+47%),毛豬供應量亦由平日2.3萬頭增至3.6萬頭(+56%)。在水產品部分,協請各產銷團體加強魚貨供需調配,節前5日13處消費地魚市場每日交易量由360公噸提升至500公噸(+39%),以滿足消費者年節需求。
此外,經濟部針對國內18處傳統市場、4大超商、2家超市及2家量販店業者,就春節相關應景商品進行價格監測,訪查結果與去年相較,價格大致穩定,惟部分互有漲跌。經濟部將於年前持續每週掌握通路商及傳統市場應節商品價格變動,促使業者共同配合穩定物價,也呼籲消費者貨比三家,進行適切消費。
經濟部亦責成國營事業配合,中油公司液化石油氣103年1月依機制計算,應調漲時不調漲,應調降時全額反映;汽柴油於春節放假及其前後1天(1月29日至2月5日共8天),價格不調漲,惟依浮動油價機制應調降售價時,應核實調降。此外,台糖公司配合國際糖價下跌,小包砂糖建議零售價於102年12月9日起調降為34元/㎏,另小包裝沙拉油亦持續維持市場最低價,春節期間均維持穩定供應;毛豬銷售則配合農委會,穩定豬價及市場供應。
行政院消保處表示,今年除援例請消保官分赴北(臺北市迪化街與民生西路)、中(臺中市建國市場訪查)、南(高雄市三鳳中街)等地之年貨大街,就香菇、蝦米、烏魚子、鮑魚、干貝及松子等南北貨進行訪價外,新增開心果、瓜子、花生、魷魚絲及臘肉,共計訪查11品項,並擴大納入6大賣場之上述產品。就1月已完成訪查之臺北市年貨大街14店家之105件產品及6大賣場之156件產品價格與去年同期比較,香菇、開心果、烏魚子及蝦米漲幅較為顯著(漲5%~20%),主要是農產品受氣候影響,供應青黃不接,致價格上漲;鮑魚則因單價較高,銷量萎縮,價格平均下跌3%;其餘品項如瓜子、干貝、花生、魷魚絲及臘肉價格微漲或持平。
行政院消保處提醒消費者若發現有不合理的漲價,可上行政院網站「穩定物價小組專區」進行線上申訴(http://www.ey.gov.tw),或撥打24小時檢舉專線(0800-007-007),相關機關將妥為查處。公平會亦將實地訪查並密切關注各地年貨商品市況及魚肉蔬果供應情形,嚴防業者藉機從事聯合行為等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定情事,訪查過程中並提醒業者尊重市場機制,勿聯合漲價,倘查獲業者具體違法事證,即予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