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外界關心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約1公里處形成新堰塞湖,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今(21)日表示,因馬太鞍溪堰塞湖壩堤兩側邊坡崩塌造成原河道受阻,形成新的堰塞湖,總蓄水量預估可達50至60萬噸。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已啟動無人機勘查,目前蓄水量約10萬噸,若出現溢流現象,馬太鞍溪水位預估上升約60至70公分。
季總協調官進一步指出,如馬太鞍溪水位達涵管便道警戒線,涵管便道將立即採取預警性封閉措施。目前已將便道下游南側11戶、23人疏散撤離,其中1戶為1名臥床長者,由救護車送往鳳林醫院;另有20人依親,其餘2人在村長、警消同仁協助下於大全國小收容。此外,交通部、經濟部水利署疏濬工程人員、機具目前皆採取暫時性撤離,以策安全,待堰塞湖警戒解除後再復工。
針對未來馬太鞍溪可能因落石又形成其他新的堰塞湖,季總協調官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位於無人煙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村落約15公里,與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狀況不同,機具及人員都無法及時到達現場處理,且蓄水規模龐大,即使現在透過開挖便道到達現場,汛期來臨時也可能馬上淹沒便道,導致施工人員面臨生命威脅。季總協調官說,這些問題都得同步思考,並確認解決方案周詳且萬無一失後再來施行,目前政府正在討論各種解決方案及工法,待確認後就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