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劉兆玄今(22)日出席陸委會主辦的98年「務實與開展」大陸工作研習會時表示,新政府執政過去一年中,各項施政已漸入佳境,台灣海峽兩岸的情勢有了和平與穩定的發展,也建立了制度性協商,可以說是兩岸發展的歷史契機。劉院長強調,為台灣創造最大的利益、降低風險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與使命,各部會相關業務人員應要相當程度的提升處理兩岸事務的能量。 劉院長強調,在政府過去一年的努力之下,兩岸在對等及尊嚴的基礎上,已經簽訂了9個協議以及1個共識,包括觀光客、交通航運來、食品衛生安全、司法打擊犯罪等。大陸觀光客來台從去年7月開始,到現在每月已達將近3千至4千人,兩岸間往來交通十分頻繁,經貿的部份也有次序、有機制的進行。有關於陸資到台灣來的管理辦法即將通過,將來還會有農產品的檢疫、避免雙重課稅等的合作,也都會逐漸出現於兩岸協商的議程之中。 劉院長表示,正因為大陸事務在執行層面相當多元,不是陸委會或政府授權委託的海基會可以單獨完成,因此必須要靠政府部門之間密切聯繫與相互支援,希望各部會及相關人員都能加強緃向及橫向的協調與整合,以因應兩岸全面性交流與協商的需求。同時,各部會更應加強兩岸事務人才的培訓及談判技巧,以及大陸政經形勢、思維邏輯的瞭解。 劉院長指出,兩岸交流日益密切,人民非常重視,要強化民眾對政府施政內容瞭解的程度。院長並以推動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為例,由於ECFA名稱的定案較晚,因此在剛開始時所做的民調,民眾有聽過的比例很低,後來經過經濟部、陸委會加強說明,民眾逐漸改變看法,現在多數的民眾認為ECFA對台灣經濟有好的影響,七成認為有必要簽署,支持的比例已大幅增加。 劉院長表示,兩岸政策未來努力的空間仍然很大,在意見分歧的情況下,政府仍將抱持著積極進取的態度,持續與各眾溝通,以求取最大的共識。而這個最大的共識就是,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任何一個政策都必須要能捍衛主權及全民利益。儘管兩岸關係已獲大幅度改善,未來政府對於兩岸政策,仍會更加小心謹慎,步步為營,決不會用任何國家的主權去交換經貿的利益,希望大家要對政府有信心。 劉院長表示,台灣應憑著智慧及堅持,跨越過去所存在的障礙,一方面維持國家的尊嚴,一方面為民眾爭取最大的利益,讓台灣能夠走入國際的重要活動當中,院長期待以「和平共存」、「互利共榮」恢復兩岸正常互動。 劉院長強調,台灣要在維護主權和考量國際現實情況下,爭取進入國際社會,台灣要參與國際活動,中國大陸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關鍵。自從1971年退出聯合國,歷經38年以後,如今終於出席世界衛生會議,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具有象徵的意義。 劉院長最後表示,今天的研習會包含了國家安全、政策及協商的策略及務實、兩岸交流的秩序與管理,以及ECFA等重要議題。希望經過研習後,大家能夠對兩岸政策有更深刻的體認。(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