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江宜樺今(7)日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推動進展」報告後表示,「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可強化現有工業區與科學園區的聚集、整合及創新效益,形成中台灣「新世代智慧設備」及「先進溫室與植物工程」的研發群聚,請經濟部結合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合力推動,並全力招商引資,為中台灣地區產業的升級轉型,提供創新服務能量。
江院長表示,台灣面對全球化競爭及產業發展由效率驅動轉型為創新驅動的關鍵時刻,亟需强化產業創新能量,以加速產業轉型,創造附加價值。
江院長指出,「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將鏈結產、學、研資源,帶動中部地區產業升級轉型並發展新興產業,可落實總統「促進區域適性發展」與「建構產業創新環境」的理念,更可結合在地特色與需求,建構全面多元的創新能量,請積極落實辦理。
經濟部表示,中台灣創新園區基地面積為24,721平方公尺,整體建設為低碳、環保、節能、永續的生態園區,其中第一區已於103年3月份完工並先行進駐,全區預計提前於103年9月中旬完工。
經濟部指出,中台灣創新園區營運發展目標,預計至106年增加中台灣就業機會1,000人、增加中創園區相關產業平均附加價值率2%;至114年,預計增加中台灣就業機會5,000人、增加中部區域相關產業平均附加價值率5%,並發展高階工具機,使國內工具機產業出口產值成為世界前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