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31)日接見「第三十五屆醫療奉獻獎得獎人」一行時表示,非常榮幸在醫療奉獻獎頒獎前夕,代表卓榮泰院長歡迎所有獲獎醫界前輩典範,並致予最誠摯祝賀與敬意。從本屆醫療奉獻獎得獎人事蹟與故事可知,各位得獎人不僅在醫療專業上不斷精進,更秉持無私奉獻精神投入醫療服務,令人非常敬佩,完全印證「醫療奉獻」四字的真義。正如同得獎人花蓮慈濟醫院陳英和醫師致詞所說,他始終秉持行醫的初衷,以及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精神,這也彰顯「醫療奉獻獎」當初設立宗旨。
鄭副院長指出,得獎人的足跡遍及臺灣與世界各地,有人長年在原鄉部落推動急診醫療中心成立、定期至國小駐診、協助弱勢孩童;有人深入屏東、南投偏鄉地區,關懷長者、孩童、新住民與移工等;有人投身精神醫療,打造療癒家園;有人參與國際人道救援,推動器捐與移植,在重大災難中總能看見其身影;也有人自費出錢幫助病人,即使自己生病在接受治療,仍中途離開為病患看診,不辭辛苦上山下海。其中,陳英和醫師深耕花東40年,首創以股骨縮短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及經椎弓切骨矯正術,並不吝分享給全球骨科醫師,研發新式醫療器械,促進全球骨科醫療研討精進;此外,本屆榮獲特殊醫療貢獻獎的林芳郁醫師,專攻心臟外科,是亞洲首例心臟減容換心手術的主要主持人,並致力醫療體系制度與醫療教育改革。鄭副院長強調,每一位得獎人的事蹟,都是醫界的表率,讓全臺灣所有需要照顧的民眾得到最好的治療,每一份愛的力量,都令人由衷敬佩。
鄭副院長進一步表示,今(114)年榮獲「團體醫療奉獻獎」 的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羅東聖母醫院社區醫學部,以全人照護出發,全年無休往返部落,為宜蘭提供非常重要的醫療與精神照護服務,貢獻良多。此外,榮獲「團體貢獻獎」的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動全臺醫院設立癌症資源中心,並首創臺灣癌症資源網數位平臺,整合資源支持癌友及其家人,為他們重建身心提供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
對於所有得獎人長期守護臺灣民眾身心靈健康的付出與貢獻,鄭副院長再次代表政府致上誠摯感謝,並期許行政團隊秉持初衷,向所有得獎人學習,共同打造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體系,讓民眾獲得更完善的照護。對此,衛生福利部與相關部會正積極落實賴清德總統「健康臺灣」願景,並已提出許多計畫,除以預算挹注健保外,亦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第二期)」(114-117年)、「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擴大癌症篩檢補助並設立癌症新藥基金,以及「護理人力政策整備計畫(114-117年)」等,行政院皆全力支持。
鄭副院長指出,明(115)年度衛生福利部整體預算,加計一般性補助款及「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相關預算,總規模達4,010億元,較今年相同基礎增加116億元。其中癌症新藥基金專款預算,今年先以公務預算挹注50億元,明年則繼續再編列50億元;此外,「健康臺灣深耕計畫」今年編列59億元、明年繼續編列60億元,總計5年將投入489億元,用以優化整體醫療環境。另一方面,政府與國人一同努力,明年長照3.0將完整上路,希望在長照2.0社區多元服務的基礎上,強化醫療與照顧體系結合,增進中重症照顧服務,涵蓋健康促進、醫照整合、積極賦能,並提升機構量能,強化家庭支持,導入智慧照顧,落實安寧善終,以及專業人力發展等,進一步提供居家、社區醫療、社福機構連續性、整合性的照顧服務。
最後,鄭副院長代表政府與國人感謝所有得獎人的貢獻,並期盼得獎人所樹立的典範能持續向社會延伸,號召更多年輕世代一同追隨,讓臺灣每個角落的民眾都能獲得支持與幫助,以及更健康的人生。
得獎人一行由衛生福利部莊人祥次長陪同,前來行政院拜會鄭副院長,包括醫療奉獻獎評委會葉金川主任委員、立法院厚生會會長蘇巧慧立委、黃明和創會會長、聯合報游美月社長、洪淑惠營運長、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林瑋鈞副總監、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陳柏同執行長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