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於今(28)日主持「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第37次委員會議」時表示,淨零轉型是臺灣與全球的共同目標,永續會已提出「臺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設定我國第三期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為2030年淨排放量相較2005年減少28%±2%,而該行動計畫所包含的能源、製造、住商、運輸、農業與環境等「六大部門、20項減碳旗艦計畫」為重中之重,請六大部門主政部會持續滾動修正並精進各項減碳旗艦計畫,並將「六大制度創新」建構完善,以驅動整體淨零轉型。
鄭副院長致詞時表示,今日是第21屆委員就任後首次召開委員會議,她代表行政院及卓榮泰院長向各委員致意,感謝委員為國家永續發展所做的努力。永續會由政府部會、學者專家及社會團體各三分之一組成,委員們來自不同領域,擁有永續發展研究及實務的豐富經驗,期待委員給予政府寶貴建議,讓臺灣邁向永續未來。
鄭副院長指出,永續會分為「包容社會」、「永續經濟」、「國土韌性」及「綠色環境」等4個工作圈,於2023年修訂公布「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並從去(2024)年開始,卓院長責成她督導「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專案小組,積極研商減碳新目標以及臺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並於今(2025)年1月23日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正式提出,設定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新目標:2030年淨排放量相較2005年減少28%±2%、2032年減少32%±2%、2035年減少38%±2%。
鄭副院長說,今日另一項重要議題為「生物多樣性國家策略藍圖」,在氣候變遷趨勢下,生物多樣性亦受衝擊,因應委員期許,政府修訂「生物多樣性國家策略」,並將生物多樣性納入「綠色環境」工作圈。為強化推動,由農業部副首長兼任永續會副執行長,以統籌協調跨部會推動生物多樣性相關工作,建構生態治理的相關架構。
隨後,鄭副院長聽取環境部及相關部會「臺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推動進展報告後表示,淨零轉型是臺灣與全球的共同目標,為因應國際「NDC 3.0」(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國家自定貢獻)趨勢,行政院除已核定「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外,我國更將接軌國際於本(2025)年提出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 3.0),過程中各部會協力強化落實社會溝通,搭配國家總體減碳行動計畫,以期達成國家減碳新目標。鄭副院長強調,該行動計畫所包含的能源、製造、住商、運輸、農業與環境等「六大部門、20項減碳旗艦計畫」為重中之重,請六大部門主政部會持續與社會各界溝通、廣徵意見,滾動修正並精進各項減碳旗艦計畫。
鄭副院長進一步提到,在能源部門方面,2030年前要積極「以氣代煤」並布局前瞻減碳技術,推動光電、風電、小水力與深層地熱等多元綠能,布局科技儲能、深度節能及韌性電網等前瞻減碳技術,也請相關部會針對光電所需用地,妥善進行國土盤點與規劃;住商部門方面,請持續推動近零碳建築、加強企業導入ESCO節能改善等措施;運輸部門方面,有關建構完善公共運輸、推動運具電動化及無碳等各項工作應加速推動;同時感謝製造、農業及環境部門的積極推動。
鄭副院長也強調,六大部門是「就源減碳」,因此必須將科技創新、金融支持、排碳有價、法規調適、綠領人才及社區驅動等「六大制度創新」建構完善,透過制度創新驅動整體淨零轉型。
有關農業部「推動生物多樣性國家策略藍圖」報告,請農業部參考委員建議,統籌修訂「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與行動計畫」,逐步完成架構規劃、部會分工、行動計畫確認等,透過跨部會合作、公私協力共同推動,並邀集委員參與該計畫落實過程,以確保計畫執行能達成設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