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劉兆玄今(9)日出席「臺北港貨櫃儲運中心啟用暨聯外道路系統通車慶祝典禮」時表示,臺北港貨櫃儲運中心與聯外道路系統等多項交通建設完成,建構出快速便捷的運輸網絡,未來將成為海運樞紐,可發揮地理環境優勢,吸引更多國內外產業來台投資,促進臺灣的經濟復甦與成長。
劉院長表示,在全球面臨金融海嘯之際,政府正積極推動「擴大公共建設振興經濟方案」經建政策,許多指標性的工程將陸續展開,希望藉由國內基礎建設的投資,來帶動景氣繁榮。
劉院長表示,今日臺北港貨櫃儲運中心與聯外道路系統等多項重大交通建設適時的完成,再加上兩岸海空運直航的開放,以及桃園航空城的逐步開發,已建構出更為快速便捷的運輸網絡,將有助於充分發揮臺灣地理環境的優勢,進而吸引更多國內外產業來台投資,促進臺灣的經濟復甦與成長。
劉院長對於臺北港有很深的感情,臺北港於82年開始規劃興建時,當時他擔任交通部部長,而行政院於88年核定臺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將臺北港定位為新的國際商港時,他擔任行政院副院長,十多年來,對於臺北港的建設及發展,他特別重視與關心。
劉院長強調,在多年前即已看出臺北港的發展潛力,以及北部地區的海運需求,今天臺北港貨櫃儲運中心順利完成首二座碼頭開始啟用,象徵著臺北港發展為北部地區遠洋貨櫃港的願景向前邁進一大步,未來其他幾座碼頭陸續完工後,對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將會有莫大助益,臺北港也將成為國家重要的海運樞紐。
劉院長表示,一個重大公共工程完工,絕不是單一部門所能達成,而是經由政府整個行政團隊各相關單位的通力合作,再結合民間投入的力量,加速工程效率,才能順利圓滿完成。
劉院長特地對參與臺北港貨櫃儲運中心、東西向快速道路八里五股段工程,以及西濱快速道路八里林口段拓寬工程的相關單位及廠商,以及八里、林口及五股等地方各界致上謝意,由於各界的努力付出與支持,才有豐碩的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