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第3131次院會通過「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審定共計6大目標、20大重點投資建設、64項執行計畫,總經費5,000億元。
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持續擴大蔓延,引發全球信貸緊縮,歐美國家經濟衰退,各國均推出鉅額公共投資計畫,俾透過擴張性財政政策,安渡世紀金融海嘯。為確保我國經濟仍穩健成長,促進國內需求,維持國內經濟成長動能,短期已運用發放消費劵達到立即刺激消費外,中期採連續四年擴大加速辦理公共建設,繼消費券後,創造第二波的振興經濟效果,並以加速推動「愛台12建設」為政策主軸,挑選愛台12建設中之指標性建設項目,優先辦理。
立法院於98年1月13日第7屆第2會期第17次會議通過「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特別條例」, 總統業於98年1月23日公佈施行。依據特別條例規定,為使每一項建設發揮最高的投資效益,有效提振景氣,行政院經建會於97年11月20日至98年2月4日邀集相關部會共召開10次工作會議討論確定,本次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篩選原則如下:
一、具有必要性、急迫性及乘數效果(經濟效果、所得效果及就業效果)者。
二、具提振景氣及產業振興效果,惟因預算不足需加速辦理者。
三、屬愛台12建設之指標性建設計畫,且地方民眾殷切期盼者。
四、具均衡區域發展精神及效果者。
五、計畫成熟度較高,已完成規劃設計且無地方經費分擔或環評等爭議,以加速政府投資,掌握推動效益者。
六、另有其他財源支應或與其他計畫重複者、執行率不彰者之計畫不予納入。
「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是因應當前非常時期推出的非常計畫,主要架構為6大目標,包括:「完善便捷交通網」、「建構安全及防災環境」、「提升文化及生活環境品質」、「強化國家競爭力之基礎設施」、「改善離島交通設施」及「培育優質研發人力,協助安定就學及就業」、20大重點投資建設(詳下表)及64項執行計畫。其中新興計畫達46項占72%,延續性計畫為18項;其內容不僅有硬體建設,如危橋、老舊校舍整建、交通網建構等,計56項占87%;亦包括軟體人才培育支出,如培育優質人才、安定就學等,其作法是要藉著教育訓練培育大專畢業以上的優秀人才,以為國家未來產業發展所需預作準備。此項措施不僅解決短期失業問題,長期亦能提升個人在職場的競爭力,並厚植國家競爭力。另所提計畫各部會已考量縣市發展需要,平衡區域發展。
「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6大目標、20大重點投資建設一覽表
一、完善便捷交通網 (一)都會區捷運 (二)北中南都市鐵路立體化及捷運化 (三)東部鐵路服務效能提昇 (四)臺鐵安全提昇及支線改善 (五)高快速公路健全路網
|
二、建構安全及防災環境 (一)省道橋梁及危險路段防災 (二)山坡地及沿海地層下陷地區防災 (三)老舊校舍補強整建
|
三、提升文化及生活環境品質 (一)自來水穩定供水及河川環境營造 (二)農村再生 (三)優質生活設施 (四)下水道建設 (五)原住民族基礎建設
|
四、強化國家競爭力之基礎建設 (一)國際航空城 (二)國家資通訊應用建設 (三)都市及工業區更新 (四)海岸新生
|
五、改善離島交通設施 離島海運設施
|
六、培育優質研發人力,協助安定就學及就業 (一)就學安全網 (二)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
|
「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4年總經費5,000億元, 98年編列特別預算1,506.64億元,扣除土地款後,預估可使98年實質GDP規模較未執行時,提高0.68%,並創造19至22萬工作機會。本項計畫將由9個中央主管部會負責辦理及推動,包括:交通部28項計畫,總經費2,408.98億元;經濟部12項計畫,總經費594.826億元;農委會9項計畫,總經費595.332億元;教育部5項計畫,總經費841.577億元;內政部7項計畫,總經費474.930億元;原民會1項計畫,總經費34.8億元;體委會1項計畫,總經費40億元;研考會1項計畫,總經費5億元;衛生署1項計畫,4.555億元等。
本項計畫之推動是因應當前非常時期推出的非常計畫,其成效關係著當前擴大內需、振興經濟、促進就業以及厚植國家競爭力。台灣經濟正面臨最嚴峻的挑戰,本計畫98年特別預算經立法院審議通過後,行政院各部會定當全力以赴,展現執行力,以充分發揮提振經濟的預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