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表示,今(11)日是我國第一個「臺灣女孩日」,為響應聯合國重視投資及培力女孩,讓女孩獲得應有的人權與照顧,並指定10月11日為「國際女孩日」之呼籲,政府自今(102)年起將每年10月11日訂為「臺灣女孩日」,並積極推動「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聯合國認為增強女孩能力、投資女孩,並使女孩參與影響自身的決策,對於促進經濟發展、消除貧窮、打破性別歧視與暴力循環,均至為重要,為呼籲各國重視投資及培力女孩,讓女孩獲得應有的人權與照顧,因此指定10月11日為「國際女孩日」。
行政院指出,為將國際呼籲化為符合我國國情的作為,經檢視國內各項統計資料,發現我國男孩、女孩在生活照顧、教育及醫療保健方面的受惠人口及資源分配的比例,大致與我國101年0-17歲男孩、女孩人口比例(52.1%:47.9%)相當。不過,我國也還存在不利女孩發展的狀況,例如重男輕女的傳統價值觀尚未完全破除、少女學生因懷孕選擇終止學業、女孩參與運動人口比例較低、傳統性別分工觀念仍限制女孩就讀學科,以及女孩為性犯罪的主要受害者等。
行政院表示,為呼應國際女孩日的核心精神,並參酌國內現況,今年3月函頒「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督促各部會積極落實各項促進女孩身心健康、教育、人身安全及改善傳統禮俗、媒體內容性別刻板印象與歧視等重要事項,以配合聯合國今年國際女孩日「女孩教育之革新(Innovating for Girls’ Education)」的主題。
行政院進一步指出,為落實「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重要推動事項包括加強對性別篩選檢驗試劑與設備之源頭管理以持續改善出生性比例;將性別平等觀念列入托育人員、教保人員、國小與幼兒園教師及親職教育與家庭教育之訓練課程;推動村里社區「暴力零容忍」觀念,辦理研習營及防暴創意競賽徵件活動;建立可提供正確性知識及可匿名諮詢兩性交往、未婚懷孕之青少年視訊網站;建置未成年未婚懷孕諮詢專線,並辦理青少年親善醫師/門診;編撰「現代國民婚禮」提供國人婚禮習俗新思維與作法,預定於103年底前出版。
此外,為提供閱聽眾辨識媒體是否涉及不當報導之資訊,今年1月起辦理「兒少新聞專屬網站 兒少新聞妙捕手」網站維運,4月起受理業者申請補助辦理媒體識讀研習;另補助民間團體辦理少女自我效能團體營隊、社區參與式服務學習方案、少年高峰會及高中學生新世紀領導人才培育營;今年年底前將補助40所學校利用閒置教室設置適合女性參與運動之設施;101學年度修正國中小每班參與運動之男女學生規範,以鼓勵女學生參與、縮小性別差距等。
行政院表示,我國「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及迄今年8月止重要辦理事項及成果已公布於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網頁(http://www.gec.ey.gov.tw/),並由衛生福利部及教育部舉辦女孩日相關活動,以宣導國際女孩日的核心觀念,促進女孩的健康成長;未來亦將督促各部會積極推動該項方案,落實保障我國女孩各項權益,期使全體國人均有性別平等觀念,讓我國女孩能獲致更為平等發展、發揮潛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