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起教育部正式推動「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發展具備「與一般大學明顯不同的實務特色」及「於人才培育及研發技術移轉皆與產業有緊密結合」的技職教育。行政院長江宜樺關心與重視技職教育,今(24)日起在教育部次長陳德華的陪同下,展開兩天一夜的訪視大學行程。
江院長今天首先訪視屏東科技大學,並與高屏技職院校及廠商代表進行座談交流,在會中一一聆聽建言與心聲,包括技職人才經費、設計發明的創投基金與法規鬆綁等議題。
江院長表示,技職教育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骨幹,是台灣最重要的人才與人力資源,但人才與人力資源卻不完全都是博士學位的研究所高階人才,各行各業能夠整體發展,是過去以技職校院體系(包括高職、四技二專等)為主所培養出的人才。台灣的大部分家庭中,許多親戚與手足都是從技職院校出身,這才是真正台灣提供給實業界,經濟發展不同階段所需要的高階、中階、基礎人才的來源,政府應該要好好維持技職教育的實力並不斷提高水準。
江院長指出,多年前,國家推動的教育改革過程,希望廣設高中大學,並希望將所有學生訓練成具備類似大學一樣的智能,結果反而使得技職院校的特色被忽略與模糊,或許站在培養全人教育或是高等教育品質角度來說無可厚非,但對於台灣過去已有良好基礎的技職教育來說,卻是一種傷害,以往大家還在辯論究竟這樣做是好是壞,但經過幾十年下來,答案十分清楚。
江院長說,當他與教育界先進和產業界座談時,大家也十分擔憂技職教育出現斷層與人才流失情形,許多大學生由技職教育體系產生後,卻不見得符合業界需要,更因本身成為大學生或是碩、博士生,不願意做父母那一輩類似黑手的工作,但他們並沒有認真思考,傳統的黑手早已轉變成相當高品質、高技術的生產活動。
江院長說,目前台灣所面臨的困境是,台灣一方面想在經濟上有更大突破,但另一方面在人才與人力資源上卻無法適切提供,對此困境,近年來教育部、勞委會與經濟部積極攜手合作,將最需要的考訓學用落差問題解決,尤其是在技職教育這部分,政府一定會投注更多經費以恢復良好傳統,讓將來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資源能源源不絕的提供,這一方向已經確立,接下來就是如何穩健去實行。對此,編列明(103)年總預算的過程,將秉持基於台灣的經濟發展、人才活用與對教育的重視這三個大方向,盡量確保技職教育的經費能得到最大、最充實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