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本院新聞

:::
工藝是臺灣重要文化資產  蘇揆:從人才、獎助、產業三面向扶植臺灣工藝發展 更需行銷廣為周知

日期:110-12-23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3)日在行政院會聽取文化部「臺灣工藝文化產業現況及發展策略」報告後表示,工藝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工藝技術良好就代表這個國家富有水準及文化,因此政府將從「人才」、「獎助」及「產業」三大面向予以加強,扶植臺灣工藝文化產業的發展。而今日院會也首度展示國內有史以來首份官方版工藝品月曆,用12個月介紹12種工藝。對此,蘇院長強調,美麗的工藝品需要行銷推廣,月曆只是其中一種管道,希望各部會的文宣品或接見賓客的贈禮,多採用臺灣工藝作品,讓更多人認識臺灣文化,同時也讓這些臺灣國寶級的工藝品獲得重視與珍惜。
 

蘇院長表示,工藝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是人類智慧及努力的結晶,工藝技術良好就代表這個國家富有水準及文化。臺灣的工藝多元而豐富,不只使用的材料多樣、技法多元,還結合各地獨特的風土人情,也隱含在地文化歷史脈絡,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蘇院長提到,過去政府對工藝人才的培育及工藝文化產業的永續發展,欠缺系統性及長期性的計畫支持,也缺乏資源的挹注,所以工藝產業的產值下滑比例高達30%。有鑑於此,他二度擔任行政院長後,在上任的第2個月,便出席「臺灣工藝之家協會聯展開幕」活動,並於去(109)年參與該協會授證典禮,表達對工藝領域的重視。
 

蘇院長表示,文化部今日所提的發展策略,從生產端、平臺端,到消費端皆納入社會分工,以跨業、跨域及跨部門合作,健全工藝產業生態系,請文化部依此方向,儘速提出未來4年臺灣工藝文化產業發展的中長程計畫報院核定,並寬列經費、儘速實施。
 

蘇院長強調,本案須從三大面向予以加強。首先,在「人才」方面,臺灣雖然土地不大、人口不多,但卻能創造經濟奇蹟,並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其中的關鍵就是我們有人才。而工藝文化產業能否成功發展,最關鍵的因素就在「人」—人才的培育。現在工藝從業人口50歲以上者超過一半,在傳承上出現極大危機,工藝師的技藝一旦中斷,臺灣的文化記憶也將出現斷層。因此,研擬系統性、全面性的人才培育計畫是當務之急,人才須一代一代培養,請文化部在獎勵傳承方面,務必要兼顧規模及範圍,儘量多培養人才投入此領域,「獨行者速,眾行者遠」,先將工藝師的技藝傳承下去,才有可能開枝散葉,並讓工藝被整個社會尊重及看見。
 

其次,在「獎助」方面,蘇院長表示,今(110)年5月修正公布的「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已明訂,公共建物及重大公共工程造價的百分之一,要用來辦理公共藝術,而文化部也正修訂相關規定,未來中央將設立公共藝術專戶,其中至少四分之一的經費會優先用於傳統工藝美術。院長指出,過去在執行上常偏於單一項目或種類,現在政府透過法制化,不僅明訂一定比例的經費挹注,同時也將公共藝術的範圍擴及繪畫、工藝美術及其他各種技法的藝術創作品,讓更多工藝創作有展示空間、提升作品能見度,同時也讓更多工藝創作者得到長期性、制度化的照顧。
 

另外,在「產業」方面,蘇院長指出,製作工藝品所需的原料,例如漆藝品的原料為漆樹的汁液,現在漆樹產量減少,甚至須仰賴進口,他已交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多種植漆樹,以供工藝師源源不絶的原料創作,為工藝創作者及愛好者培養更優質的環境;此外,竹藝的原料為竹子,臺灣目前約有18萬公頃的竹林,今年10月他已核定「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感謝張景森政委協助督導相關事宜,未來將投入約4億元,自竹林培育、生產加工,到研發銷售,建構完整產業鏈,帶動竹製工藝品及公共藝術的發展,甚至進一步將竹子發展成為建材。政府大力投入資源,提升整體工藝環境,希望布置更好的舞臺,讓工藝創作者演出更精彩。
 

蘇院長強調,行銷推廣美麗精緻的工藝品至為重要,若缺乏此類管道,這些美好的作品將失去被大眾看到、認識的機會,例如日本的「工藝月」,工藝展覽即長達一整個月,又如美國亦定期舉辦展覽,所以政府應從各方面著手,進一步將工藝帶入日常家庭及生活中,除配合修訂相關法規,使公共藝術面向擴及傳統工藝美術,他在2個月前視察南投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時,亦請文化部與工藝中心將工藝作品製成國人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月曆,使工藝品得以廣為周知。
 

蘇院長特別感謝文化部與工藝中心同仁的努力,利用短短2個月就完成作品挑選及月曆印製,今日在行政院會上更首度展示國內有史以來首份官方版工藝品月曆,並由行政院、文化部及工藝中心這1、2、3級機關共同聯名;同時,除了在今日院會中提出工藝發展策略外,也在行政院大禮堂向今年展出的工藝品創作者公開致敬表揚。
 

蘇院長指出,這份「2022臺灣工藝月曆」,用12個月介紹12種工藝,包括漆藝、陶藝、竹籐編、木藝、玻璃等,除有創作人、作品圖片與介紹外,更設計QR Code條碼,直接連結至工藝家的網站,讓欲進一步深入瞭解的民眾可立即獲得資訊。
 

蘇院長表示,月曆只是其中一種行銷推廣的通路,他以往在接見外賓時也會特別挑選臺灣工藝品作為贈禮,並期許各部會首長能以此為例,相互觀摩、彼此成長。此外,許多部會每年皆會製作月曆,亦有招待國內外訪賓的機會,各部會可將欲推廣的業務,不論是文物國寶、臺灣觀光、山林美景、農產品等,皆可藉此管道向國人或外國朋友推介,首長接見賓客贈禮或部會文宣品,也可多採用臺灣工藝作品,讓更多人認識臺灣文化,並以實際消費方式支持臺灣工藝,讓這些臺灣國寶級的工藝品獲得重視與珍惜,進一步提升整體國家及人民的品質與水準。
 

今日院會結束後,行政院也邀請12位工藝大師蒞臨,並由蘇院長親自致贈匾額,包含許朝宗藝師、王清霜大師、陳萬能大師、張憲平大師、沈培澤藝師、陳景林藝師、林瑤農藝師、鄭梅玉藝師、鄭階和藝師、葉發原藝師、陳培澤藝師、陳惠美藝師等。院長特別感謝高齡百歲的漆藝大師王清霜老師親臨現場,希望之後有機會到各位工藝大師的工作室參觀、欣賞美麗的工藝品,並從中學習、沾染文藝氣息,同時院長也請12位工藝大師能將這份月曆掛在工作室,讓所有到訪民眾都能欣賞到這份美麗的工藝品月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