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本院新聞

:::
江揆:落實推動檳榔管理方案 維護山坡地水土保持 提升農民收益

日期:103-06-06
資料來源:發言人辦公室

國片「看見臺灣」紀錄片凸顯山坡地超限利用種植檳榔問題,行政院長江宜樺今(6)日主持「國土保育專案小組辦理情形」專案會議,聽取農委會「檳榔管理方案辦理情形」報告後表示,提高山坡地廢園轉作目標,輔導種植油茶,可照顧農民生計,縮減檳榔面積,減少嚼食檳榔人口,降低口腔癌發生機率,符合癌症防治目的,原則同意按農委會調整的目標執行,請農委會再修正「檳榔管理方案」,儘速報院核定。

對於檳榔農日後可能恢復種植檳榔,江院長責成農委會注意查核,尤其在檳榔栽種源頭減量方面,一定要循序漸進,讓檳榔樹轉種為對國土及經濟有利的樹種。

江院長強調,經研究發現,除了油茶樹是適合取代檳榔的作物,請農委會研究是否還有其他經濟作物,才不致全部都轉作為油茶樹。

農委會指出,檳榔為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公布的第一級人類致癌物,「檳榔管理方案」規劃於103年至106年,預定在4年內減少檳榔種植面積10,770公頃。其中包括加強查處國有林班地及保安林地違法(規)濫植檳榔4,761公頃;降低山坡地林業用地及國土保安用地超限利用違規種植檳榔面積997公頃;取締國有非公用土地超限利用種植檳榔212公頃;以及山坡地農牧用地檳榔廢園,4年輔導轉作油茶4,800公頃,轉作措施估計可增加農民收益新臺幣5億5,200萬元。

關於輔導農民轉作油茶部分,農委會表示,未來每公頃該會將補助15萬元,分3年發放,即每年每公頃補助5萬元,第4年油茶開始收穫,即停止補助。在油茶開始收穫後,估計每公頃收益15.7萬元,比種植檳榔收益增加11.5萬元,除增加農民收益外,亦可提供國人健康安全的食用油,提升糧食自給率,另藉由本項措施可減少嚼食檳榔人口,降低癌症發生,減少健保醫療支出,創造多贏局面。

江院長在聽取國發會「國土保育專案小組歷次專案會議提示事項辦理情形」報告後指出,有關指標性議題中,短期措施尚未完成的9處地點,請相關機關加強辦理,逐步達成國土保育目標。

行政院表示,為積極處理「看見臺灣」紀錄片所拍攝的國土破壞及環境傷害等行為,於去(102)年成立「國土保育專案小組」,該小組自成立迄今的半年期間,已召開7次會議及辦理5次實地查證(共查證16個地點),並就該記錄片所涉16項指標性環境議題,相關機關均已研擬短、中、長期策略,所涉地點約27處,其中短期措施辦理完成有18處,尚有9處持續辦理,多數地點可於今年底前完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