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院長江宜樺今(25)日聽取「國土保育專案小組各項工作辦理情形」簡報。江院長在聽取報告後表示,土地為國人安身立命之所在,山林河流更是臺灣最珍貴的資源,絕不容許人們為謀求私利妄加破壞。「看見臺灣」紀錄片所呈現的驚悚畫面,只是臺灣土地長期遭受利益集團掠奪蹂躪的一部分紀實,在我們沒注意到的地方,可能還有許多悲劇正在上演。因此,他強烈要求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必須主動出擊,及時阻止所有不當非法之破壞行為,並建立長期的防範制度,以對後代子孫有所交待。
行政院表示,「看見台灣」紀錄片中有關國土保育的16項議題,專案小組經過實地查證及各工作分組檢視結果,已完成改善事項(詳如附件一),包括:莫拉克災後漂流木清理、高山公路台21線122.6K原以貨櫃加勁工法之臨時路基,道路及栓兒明隧道復建完工且已移除貨櫃、屏東縣霧台鄉吉露部落102年2月20日已完成全村39戶遷村,另花蓮市公所早期堆置在海邊之垃圾場已復育成為環保公園,不再發生遭海浪冲蝕崩落等情事。
而有關桃園縣觀音鄉藻礁,因海水遭汙染,破壞其生長環境,經專案小組及權責機關現場會勘後決定,將桃園縣觀音鄉藻礁海岸擬劃設藻礁保護區,以徹底保護藻礁及漁業生態資源。
針對各界關心的清境民宿問題,內政部會中報告日前公布的處理原則,未來將依其建築物之合法性、使用型態及其座落地區安全性(優先處理地區、加強保育地區),採取分類分級處理措施。另外,由於經濟部近期將陸續完成全臺各地地質敏感區調查,江院長當場責成經濟部在明年初分批公告各地質敏感區,以賦予各權責單位國土保護的依據。
在超抽地下水引起地層下陷方面,目前農委會、交通部、內政部、經濟部及地方政府正依行政院核定之「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暨行動計畫」積極辦理中,且全台持續下陷面積已由90年1,539平方公里減至101年286平方公里。關於影片中高雄永安、彌陀區魚塭及屏東海水養殖私設海水引水跨海堤,農委會漁業署目前正推動興建海水共同管線供應系統中,俟完成啟用後,再由經濟部水利署配合逐步拆除私設之跨海堤管線。
至於盜採土石等部分,經統計河川盜採土石件數,由92年53件,逐年減少至102年3件;陸上盜採土石,由92年212件,逐年減少至102年20件。而部分盜採土石案件,如臺中市神岡地區之盜採坑洞,已由臺中市政府會同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及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會勘,並已要求行為人提出整復計畫,而河川汙染部分,環保署除依相關法規開罰外,亦已重新檢討相關法令,使制度更加完備。
紀錄片所拍攝之河川盜採、山頭土石挖採等情形,經查為高屏溪挖取土石係屬河川疏濬合法土方採取作業。而花蓮縣秀林鄉和平勇士山及宜蘭縣蘇澳鎮台灣水泥太白山礦場部分,其所開採之礦石已開始利用直井輸送(勇士山)或架空索道(太白山)進行運輸,減少粉塵及排氣污染;開採量方面,未來仍持續依「大理石礦石開採總量管制措施及水泥工業輔導措施與相關管制機制」,針對水泥生產繼續進行總量管制,另水泥外銷比例已從98年的51%降至101年的31%,未來仍將持續調降,預計於114年降至20%。
關於國土保育犯罪之查緝,法務部所屬各地方法院檢察署近來已成立「國土保育犯罪查緝專案小組」專責查緝,並由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成立督導小組,專責督導各地方法院檢察署針對轄區情形,擇定引發民怨之國土保育犯罪類型,主動嚴加偵辦。
江院長表示,專案小組所列16項指標性議題中部分議題已達初步階段性成果,部分議題仍有待努力,請各相關權責機關依據各議題之妥短、中長期策進作為持續辦理。江院長並責請研考會就該等指標性議題,按季管考其辦理情形,並提報「國土保育專案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