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網路直播節目-【內閣踹共】今(11)日推出「『區域經濟整合』如何克服臺灣不利條件」直播專題,由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專訪經濟部長鄧振中,說明臺灣面對世界各國自由化與市場開放趨勢,如何進行區域經濟整合與布局。鄧部長表示,區域經濟整合已成為當前全球經貿自由化的主流趨勢,TPP與RCEP談判成員皆為臺灣重要貿易夥伴,與我國具有緊密的產業供應鏈及價值鏈關係,目前政府正加速推動加入TPP與RCEP,對臺灣而言,TPP與RCEP同樣重要,我國絕不會放棄任何市場。
針對網友提問318太陽花學運後,服貿、貨貿陷入僵局,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也無法通過審查,政府該如何解決此一僵局。鄧部長表示,大陸因經濟持續發展,成為全球重要市場,臺灣及各國都希望耕耘大陸市場以拓展外銷。目前臺灣部分服務業在中國大陸極具競爭力,如餐飲、金融、教育等,顯示政府應爭取大陸市場,同時也必須開放臺灣服務業市場。
至於網友關心加入TPP及RCEP,究竟對我國有什麼好處。鄧部長表示,TPP是美國所領導,由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等12國談判的貿易協定;談判完成後,國家間貨品往來將可免稅,服務業可獲得最大程度開放,貿易與檢疫規範亦趨於一致。
鄧部長進一步指出,TPP國家貿易量占世界貿易總額35%,顯示TPP是重要貿易市場。RCEP則是以東南亞國協加上中國大陸為主體的協定,免稅與服務業開放目標也與TPP大致相同。
有關開放市場的疑慮,鄧部長表示,臺灣的電腦、半導體與面板等產品,在全世界品質一流、具競爭力,若別國開放市場,對臺灣將有更大發展空間。其他少數較弱勢產品,政府則有責任協助這些產業更具競爭力及轉型。
此外,關於網友提出ECFA簽署後,我國今年出口連續六個月負成長,甚至今年GDP保2破功的質疑。鄧部長表示,政府瞭解協定需長時間談判,因此安排早收清單,先就臺灣迫切項目及有能力處理,大陸也有需求的項目開放市場,如工具機、石化產品、臺灣石斑魚等,早收清單項目約占所有談判項目超過百分之十的比例。鄧部長強調,今年是早收清單開放後的第五年,早收清單產業現今至大陸出口量都大幅增加。
對於網友提出我國GDP年增率持續下修,出口也連續六個月負成長,是否與加入區域經濟進度受阻有關。鄧部長表示,我國經濟成長下修,主要原因在於對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出口減緩。由於過去我國出口至這些國家市場皆為量大、集中的產品,因此,政府也檢討出口政策,更重視研發、個別客戶需求與量少質精,讓產品附加價值提高,對我國經濟發展也將更為有利。
針對美國對我國參與TPP態度的提問,鄧部長指出,美國對於爭取加入TPP國家的作法相當一致,近來我國持續不斷努力,美方已注意到我國對於參加TPP非常有興趣,且該國民間企業界幾乎也希望臺灣加入TPP,美方政府態度主要取決於臺灣經濟政策與措施,是否能達到高度自由化水準。
「『區域經濟整合』如何克服臺灣不利條件」網路直播從晚間7時開始至8時止,直播全程內容已置於行政院開麥啦Youtube頻道,歡迎網友點閱。
更多資訊請參考:
【內閣踹共】「『區域經濟整合』如何克服臺灣不利條件」影片網址
https://goo.gl/iL1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