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重要政策

:::
2025消除C型肝炎計畫—臺灣提前達成2030世衛消除C肝目標

日期:114-08-20
資料來源:衛福部

  • 2025消除C型肝炎計畫  共1張

一、 前言

B、C型肝炎是我國肝癌發生的高危險因子,長期慢性感染可能導致肝硬化與肝癌風險,依衛生福利部2024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肝癌仍高居我國癌症死因第2位。為維護國人健康,並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 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之目標,政府全力推動「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2018-2025),以治療引導預防,結合篩檢與防治,透過精準的公衛防治系統,全面防治C型肝炎,經過多年公私協力推動,預計在今(2025)年底,向WHO遞交消除C肝認證申請,使臺灣的C肝防治,成為國際典範,也落實「健康臺灣」的國家願景。

我國C肝防治係從健保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DAA)著手,並逐步放寬給付範圍,從最初限定肝纖維化程度,到全面讓所有慢性C肝病人都能接受治療;同時擴大C肝篩檢年齡至45-79歲(原住民為40-79歲),並於今年8月起調整篩檢年齡為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至79歲終身1次,提早找出更多潛在的感染者並協助接受治療。推動至今,一般族群(45-84歲)中,診斷率、治療率均逾9成;在預防方面,安全的醫療注射及輸血血品也都達成WHO所設定的目標。

二、4大策略

運用有限的醫療資源,根據不同地區和族群的特性,進行最有效的配置與運用:

■ 高盛行地區:針對盛行率較高的中南部,整合現有資源(例如醫院、診所、衛生所),優先提供篩檢與治療介入。
■ 山地離島:依山地離島社會、文化、疾病、醫療資源等特性,發展防治模式(高盛行區優先),如派遣醫療團隊進入部落或離島提供巡迴醫療服務,或與當地居民、部落領袖合作,以符合在地文化的方式進行衛教宣導。
■ 一般地區:發展適合低盛行地區之篩檢策略,透過肝功能指數(AST、ALT)等健檢項目,篩選出肝臟功能異常的個案,再進一步進行C肝病毒檢測。
■ 特殊族群:依高感染風險族群(靜脈注射藥癮者、HIV感染者、矯正機關收容人、共病族群等)之特性,建立預防感染/再感染策略(如提供靜脈注射藥癮者美沙冬替代療法),並結合現有常規檢查,加強篩檢與追蹤,防止病毒傳播。

三、預期效益

■ 減輕C肝對國人健康的危害:早期篩檢出C肝病人並提供其95%以上治癒率的DAA治療,使病人恢復肝臟的健康,並降低其後續發生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
■ 醫療體系:提供我國真實世界資料監測結果,使醫療單位與衛生局所瞭解我國消除C肝進展,並強化C肝病人的照護。
■ 提升我國國際形象:臺灣超前部署的C肝防治成效,可提供各國參考,並增加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四、結語

臺灣雖然不是WHO會員國,但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上仍一直與國際同步甚至超前。為鞏固C肝防治成效,政府將持續強化C肝流行病學的監測,加強高風險族群及一般民眾之防治知能,並落實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措施,以保障國人健康,早日實現「健康臺灣」國家願景。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