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颱風季節來臨及中元節將至,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於今(1)日召開會議。毛副院長於會中責成農委會務必密切掌握農畜產品市場供需及價格變動情形,全力調節供量,確保颱風前後及應節期間市場供應無虞,並請相關機關持續注意重要物資市場行情,若發現異常情形,應立即採取行政措施,以充裕供應、提供國人多元選擇。
因應颱風期間蔬果穩定供應方面,農委會表示,日前麥德姆颱風來襲前,因消費者預期心理影響,致颱風警報期間臺北市場蔬菜每公斤平均價格上揚至36.4元。惟臺灣主要蔬菜產區如雲林、彰化及嘉義等縣並未嚴重受損,加上該會調配釋出冷藏甘藍及包心白菜196公噸,致本週(7/28至7/31)臺北市場蔬菜每公斤平均價格回跌至30.9元,顯示颱風過後整體市場交易價格已逐步回穩。
水果部分,因適逢農曆7月,民間祭祀需求強,上週(7/21至7/27)臺北市場水果每公斤平均交易價格34元,較前一週上漲2.4元,本週隨供應量增加,每公斤平均價格回跌至30.9元,較前一週下跌3.1元。
有關中元節前蔬果供應方面,農委會指出,中元節前,主要農民團體大型冷藏庫存蔬菜約有7,862公噸,其中根莖類約4,280公噸,葉菜類3,453公噸 (含夏季蔬菜滾動式倉貯農糧署可掌控部分1,504公噸),其他蔬菜約129公噸,足以充分供應市場需求。
至於中元節前水果供應部分,各項應節水果如木瓜、龍眼、火龍果、新興梨等中元節前可充分供應。該會將持續密切監控各項水果供需及交易情形,機動採取運銷調配措施,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豬肉供應方面,農委會指出,豬隻流行性下痢已影響國內外豬肉生產,美、加等主要豬肉進口來源國的價格均明顯上漲。雖然我國發生疫情時間相對較晚,因豬下痢疫情之豬源短缺效應開始擴大,該會已協調肉品加工廠、大肉商及業務用等肉品大買家,以冷凍肉代替冷藏肉,及協商台糖豬源調度,加上將中元節前1週(8/3至8/9)的休市日往前移至7月28日,可紓解節前溫體豬肉供應壓力。自7月份第3週起,每日平均交易量已高於今年6月份的正常交易量,且價格穩定。
中元節節前1週預估每個交易日平均可供應27,040頭,較去年節前平均每日增加700餘頭,應足敷民生消費需求,國人可依個人消費習性選購。
此外,農委會也指出,紅羽土雞目前供量充足且物美價廉,本週六(8/2)適逢七夕,傳統習俗要吃麻油雞、拜七娘媽,緊接著中元節也即將到來,「傳牲禮」拜好兄弟;農委會為因應土雞消費需求,特別請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含各地縣市協會)及台灣家禽屠宰供銷發展協會於本週六、日假全國各地舉辦 12 場次,產地直供平價土雞限量特賣活動,每隻250元(約3.5台斤),消費者屆時可就近多多選購。
另針對媒體有關「中元豬價漲2成,台糖17肉品全調漲,貢丸貴18%」的新聞報導,經濟部表示,台糖公司加工肉品價格並未調漲,至於該媒體報導則不清楚其訊息來源來自何處,該公司尚在查證中。經濟部指出,雖豬價上漲對加工肉品部門確有成本壓力,台糖公司將盱衡社會環境作整體考量,不會輕言調漲價格。
行政院表示,鑒於農畜產品為重要民生必需品,農委會、公平會及行政院消保處等單位,將持續密切監控市場行情並適時妥處,以維護市場秩序及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