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本院新聞

:::
汛期來臨 江揆指示持續加強整備各項應變機制

日期:103-05-21
資料來源:發言人辦公室

行政院長江宜樺今(21)日主持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29次會議時表示,今年的地方災害防救演習已在5月16日完成,請中央與地方政府持續加強整備及檢討各種應變機制,並且做好各項防汛與防颱工作,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江院長表示,災害防救是政府施政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從中央到地方各政府單位都必須要在既有基礎上持續精進,發揮團隊合作精神。臺灣從5月開始進入汛期,近日連續的豪雨使許多地區發生淹水情形,甚至造成人命傷亡,可見災害防救在一年365天中,天天都必須加以警惕,請各單位平日的應變作業必須在豪雨或颱風來臨時真正落實。

江院長在會中聽取各部會「103年度汛期與颱風季節防救災整備作為」報告後表示,汛期已經開始,請各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及相關部會,持續強化防汛、防颱、抗旱等整備事宜,各項整備工作務必及早完成,以為因應。另需注意災害前後農、漁、畜產品之價格波動,適時採取因應措施,平穩物價。

經濟部水利署也在會議中報告開發中的「淹水監視影像辨識系統」。水利署表示,該系統預計在今年完成,與屏東縣、高雄市及台北市等三縣市介接即時監視影像,共同合作及應用,該系統利用現有高密度路口監視器設備,將監視影像轉化為淹水深度,並自動轉換為警報系統與警戒訊息。

江院長在聽取水利署報告後,隨即指示水利署儘速將研發成果及技術與各地方政府分享,未來也應該將該系統安裝於容易發生淹水的下水道或地下道等低窪地點,以提高都會地區淹水即時監控,快速掌握及推估淹水面積及戶數,即時發出警示,並進行交通管制、人員疏散等防災措施,以有效提升水災應變效能。

江院長指出,各單位開發出許多能提供水情、氣象、風災及土石流等資訊的APP軟體,但目前仍有許多民眾並不知道這些軟體,請各主管機關廣泛宣導,讓更多民眾知道如何使用及操作這些實用便民之軟體。

此外,江院長也在會中聽取文化部「古蹟及歷史建物防災作為」報告後裁示,古蹟與歷史建築是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如因災害而受損,將是臺灣文化、藝術與歷史的重大損失。院長除了請文化部繼續落實有關古蹟、歷史建築的防災建置與整備工作,也請內政部消防署、營建署等相關單位協助,並且透過政府及民間力量的結合,共同維護文化資產價值。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