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18)日召開「德翔臺北輪擱淺案應變專案小組第4次會議」,專案小組召集人許俊逸政務委員聽取相關部會報告後表示,德翔輪船體移除無論是採浮揚船身拖帶至適當場所進行拆解或於現場解體,皆應確保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為前提始得進行,否則將不排除依法對船東加重處罰。
許政委指出,依據船東評估,目前第三貨艙仍有殘油近14立方公尺(約14公噸),不管是艙內貨櫃或船體移除,都必須先清除第三貨艙殘油,以避免對附近海域及岸際產生二次污染。未來在海象許可及人員安全的前提下,請相關單位派員上船檢視,確認殘油數量並於近日內完成殘油清除工作,以利後續作業。
針對德翔輪救難處置情形,許政委責請環保署、交通部、農委會等相關單位應進行通盤檢討,並於4月底前提出檢討報告,希望藉此建立日後船難救災及污染防治標準作業程序。
環保署表示,該署現階段運用福衛二號衛星、無人飛機、油污染雷達監測車、油污染模擬系統等工具持續監測事故海域油污染情形,並督促船東依據該署監控結果與海巡署、漁民通報資訊,機動調整漁船海面油污巡查與清理作業,並持續加強動員清除石門洞至聖安宮間的岸際油污。同時為防止污染區域擴大,該署每日派員由東向西於新北市萬里區瑪鋉漁港至富基漁港間,共計26.3公里海岸線巡查岸際油污清除狀況,如發現新的岸際油污染地點,立即通知船東派員前往處理。該署自3月10日事發日起至4月17日止,已動員6,520人次,清除岸際垃圾6萬126公斤,及油污水5萬7,967公升。
交通部表示,有關油料移除部分,因機艙滑油櫃位於水下,無法繼續抽油,目前已封死滑油櫃通風管,防止外漏;至於第三貨艙殘油,將由船東設法於10工作天內抽取完畢,並在作業完成前,加強阻隔措施,防止油污外洩造成二次污染;至於貨櫃移除部分,該船原裝載392只貨櫃,目前已移除198只,7只落海,其中5只漂至石門岸邊後移除,2只落海貨櫃經搜尋確認已沉入後段船體右側海底,無航安疑慮。剩餘187只貨櫃無法移除,將與2只落海貨櫃,併同船體移除。
交通部指出,目前於第二貨艙底,尚有1只內裝清潔劑的危險貨櫃,雖浸水但經水質檢測並無變化,目前應無外洩疑慮。未來該貨櫃吊離前,將先安排化學專家檢視該淹水貨艙水質及對貨櫃進行檢測,並由化學專家在旁協助戒備與指導下移除;有關船體移除部分,將由德翔公司提出艙內貨櫃及船體移除計畫後,責由船東依計畫辦理船體移除作業。
農委會表示,該會已透過電臺廣播及安檢站持續告知漁民應避免進入事故及油污周邊海域作業,且該會漁業署及水產試驗所派員於北海岸各漁港檢視漁船漁獲物外觀及氣味,均未發現魚體有油污及油臭味;另有關漁民損失追償部分,已由漁民直接向船東委託的中華海事檢定社申請會勘,截至4月18日止,共有9艘提出受損的漁船完成會勘及採樣,將由漁會協助造冊送請船東核撥賠償金;至於生態損失及復育部分,該會已委託海洋大學進行相關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