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吳敦義今(6)日主持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第17次委員會議時表示,希望結合民間人權團體的力量,與政府團隊共同努力,苦民所苦,以同理心體會民眾生活可能遭受的人權威脅或侵害,研議人權保障措施,建立並充實我國的人權基礎建設。
吳院長說,由內政部等10個部會成立的「人權工作小組」應積極並迅速回應相關部會的人權議題,而小組設立的「人權信箱」是政府與人民暢通意見的管道,應迅速處理民眾的陳情與建言。
有關在臺灣出生的無國籍兒童在臺期間之福利及權益保障事項,吳院長請內政部持續推動相關修法工作,保障其權益,而無國籍兒童身分取得事宜,應依國籍法及戶籍法規定,審慎評估辦理。
吳院長也於會中指示原民會積極推動「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的立法,早日落實國際公約、憲法及法律對原住民族自治權益的保障,以及馬總統對於原住民族自治的政見。
有關內政部業管工商及自由職業團體法規中涉及「業必歸會」條文是否牴觸兩公約,吳院長表示,由於各行業強制入會的歷史背景、性質都不同,請內政部檢討相關規定,在限制人民結社自由權利與公共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至於在執行兩公約所需經費部分,吳院長請財政部優先編列所需經費逐步實施,並請主計處逐年調查各部會執行人權經費的結果。
會中張苙雲、陳宜中、錢永祥等三位委員提出為落實醫療人權,請行政院督促衛生署等部會取消停止醫療給付(鎖卡)作為追討欠費之手段,吳院長表示,請健保局同仁在處理追討欠費時,一方面對非屬經濟困難而惡意欠繳健保費者依法催繳以符公平性,另一方面對確屬經濟困難無力繳交健保費的民眾,應主動洽請縣市政府共同合作,提供必要扶助與救濟。
有關韋薇及魏千峰兩位委員提出八八風災重建工作原住民參與及資訊溝通皆不足,有違原住民族基本法、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討論事項,吳院長指示,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南部,行政院為推動災後重建工作,設置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負責重建事項之協調、審核、決策、推動及監督相關事宜,但是重建工作非短時間能完成,現階段應以聚落安全為核心,加強避災與防災工作。各相關主管機關依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提出的災後重建計畫,包含家園、設施、產業、生活、文化等重建層面,並遵循保育與復育原則。至於各該災後重建計畫容有不周詳或有待檢討之處,各機關應全力多做溝通,協助所有的受災戶、危險地區住戶,獲得生命、財產、土地的保障。
吳院長並指示,遇天然災害是不幸事件,重建工作需民間、地方通力合作,此次永久屋能快速建造是因為特別條例快速通過、台糖公司提供土地、民間部門(紅十字會、慈濟等)經費提供,維護原住民文化與居住權利的平衡是很重要的,此次災民入住永久屋地點是由災民自行選擇,若不夠周到也請各部會加強溝通。
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會議今天共有四個報告事項:法務部提報「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推動重要部會成立『人權工作小組』及設立『人權信箱』」、內政部提報「在臺灣出生的無國籍兒童,其權益保障後續辦理情形」、法務部提報「99至102年兩公約宣導規畫」、原民會提報「原住民族自治法草案制定進程案」;以及二項討論事項:內政部提報「工商及自由職業團體法規中涉及『業必歸會』之條文是否牴觸兩公約案」、法務部提報「執行兩公約所需經費,如何依財政狀況,優先編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