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江宜樺今(6)日主持行政院第12次毒品防制會報時表示,「防毒拒毒緝毒戒毒聯線行動方案」業經行政院核定並分行各相關機關,請各權責機關務必依方案所訂的具體策略、執行措施及績效目標積極辦理,並請研考會做好管考工作,以提升我國毒品防制成效。
江院長指出,歷次治安會報主席裁示事項的各機關辦理情形中,有關美沙冬替代療法計畫是否繼續推廣至其他監所的評估報告,以及擴大藥癮戒治服務量能可行方案,請衛生福利部提下次會議報告。另,地方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為政府推動反毒工作的重要組織,其運作情形攸關政府反毒工作成效的良窳,請法務部儘速彙整各部會建議事項,研提可行方案,提下次會議報告。
今日毒品防制會報會中所提的報告包括:警政署提報的「警察機關取締毒駕工作」、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緝毒合作組提報的「當前毒品情勢分析」、教育部提報的「加強校園特定人員尿液清查篩檢工作」,以及法務部提報的「推動學生自主性尿液檢驗措施之評估」報告。
江院長在聽取警政署提報的「警察機關取締毒駕工作」報告後表示,毒駕造成的危險性並不亞於酒駕,取締毒駕依法有據,請警政署督導各警察機關加強取締毒駕,以保障用路人安全。至於毒品快速篩檢技術研發,請國科會加速辦理,以提供更為便捷的快速篩檢技術。此外,亦請警政署進一步了解其他先進國家對於取締毒駕快篩的相關作法,是否有值得我國參考之處,以納入警政署基層訓練,或於適當時機提報會報中討論。
江院長在聽取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緝毒合作組提報的「當前毒品情勢分析」後表示,依法務部報告顯示,目前第三級毒品(愷他命)供給及需求皆大幅成長,且施用者年齡具年輕化趨勢,這是令人憂心且值得重視的現象,請法務部根據報告結論:建置毒品資料庫,強化阻絕毒品供給、強化國際、兩岸緝毒機制及建立反毒策略合作,由校園毒品通報機制,加強查緝愷他命藥頭、建立緝毒訓練合作、加強緝毒相關法令研究等五大策進作為分頭加強。
江院長也指出,近來大陸地區已成我國毒品主要來源地,請法務部透過「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機制,強化與大陸地區執法部門的合作,期追查毒品源頭,瓦解販毒組織,才能斷絕毒品的來源。
江院長在聽取教育部提報的「加強校園特定人員尿液清查篩檢工作」與法務部提報的「推動學生自主性尿液檢驗措施之評估」報告後表示,近年校園毒品問題十分嚴重,各界關切,如何找出施用毒品的學生,協助脫離毒品危害,是校園反毒的核心重點工作之一,教育部所提擴大校園特定人員尿液清查篩檢,目的是在輔導協助施用毒品的學生遠離毒品,減少毒品的施用人口是長期抗戰的工作,請教育部加強學校教育人員及導師反毒知能,提供必要的行政協助,讓各級學校落實建立特定人員名冊,提升陽性檢出率,其中特定人員的名冊,尤其要特別注意個資保密,絕不可外洩。此外,出席委員建議從國中小就開始做遠離毒品危害、建立正確價值觀的倫理道德教育,江院長請教育部於後續課程規劃與導師訓練中加強。
江院長指出,學生自主性尿液檢驗措施,目的也是輔導協助施用毒品的學生遠離毒害,並非毒品查緝工作,所以採取學生與家長都同意的自主性選擇,立意良善,雖然外界對於人權或法制面上有不同意見,但此措施依法務部報告無違法問題,且目前已有縣市政府擬規劃試辦,請教育部與法務部共同合作,妥適輔導地方試辦,待試辦一段時間後,會同專家學者評估成效,做為未來施政參考。
江院長進一步強調,目前青少年觸犯刑事案件以及有施用毒品之虞的少年虞犯,依少年事件處理法,都由少年法院審理,並由法院進行後續的保護管束與輔導,因此司法院、行政院應進行跨院際的合作,一同努力輔導青少年脫離毒品危害,請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教育部、衛福部等相關部會和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就青少年毒品案件的處理,尤其是後續的輔導事項,建立有效的聯繫平台,共同防止青少年濫用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