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文化記憶是國家記憶中裡很重要的部分,因為文化記憶是歷史長河中人們生活的集體記憶。為保存這些記憶,加速推動文化資源的開放利用,同時促進民眾參與在地知識與記憶的保存,文化部自106年9月起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數位建設」項下,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透過系統性和主題性的「盤、收、存、取、用」機制,累積和推廣豐富的臺灣原生文化素材。
「國家文化記憶庫」入口網已於109年10月17日臺灣文化日正式上線(https://memory.culture.tw/),計收存逾279萬筆資料,除全面開放民眾運用資料,並鼓勵民眾及合作單位自主貢獻素材故事或進行線上策展,至今已逾24萬次瀏覽量,可望引動更多民眾由下而上,自主參與國家文化記憶的建構,傳承臺灣文化生命力,從教育、產業和生活等不同面向,逐步發展「臺灣文化DNA」。
二、4大特色
■ 以常民文化記憶為主的共構平臺:收錄以臺灣為主之各博物館特色典藏及在地記憶素材,從史前到當代,從經典到常民,從臺灣重要文化人物如郭芝苑、葉宏甲、陳錫煌,到全國各地鄉鎮社區部落、不同社群的在地文史紀錄,一站到位。
■ 以時空資訊整合的智慧應用系統:開發以時間或空間為軸線的展示及智慧檢索功能,並以數位博物館「看故事」、「逛展覽」的主題化方式呈現豐富資訊。
■ 接軌國際創用CC授權標示:提供素材開放及轉譯創用的可能,全站達「非商業性使用」層級之資料逾147萬筆(49%),加速文化內容流通與便於取用。
■ 推動由下而上共筆書寫:重視散落民間的常民經驗,加強民間記憶收存,提供創作功能,讓民眾自主分享獨特記憶。
三、收錄資料案例
「國家文化記憶庫」是與時間拔河的社會工程,由文化部整合縣市政府、民間單位、中央跨部會及12個教育部部屬博物館,珍藏臺灣大時代下常民生活群像,收存資料以常民故事為本,無論是國寶級的匠師技藝紀錄、文學巨擘的手稿、臺灣前輩藝術家生平創作,抑或是眷村、漁村中市井小民的生活日常、部落技藝口傳歌謠,皆收錄其中,舉例如下。
■ 表演藝術記憶:如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紀錄布袋戲大師陳錫煌完整的操偶手藝、微笑唸歌團蒐集楊秀卿老師等說唱藝人及早期藥商與電臺的唸歌文化。
■ 文學刊物與出版記憶:童年漫畫有限公司從三四五年級成長共同回憶《諸葛四郎》經典漫畫的智慧財產權(IP)出發,邀請漫畫家後代及書迷參與,完成7,372頁漫畫、1,749筆文獻手稿之數位保存,並透過群眾募資復刻漫畫,發展異業合作推廣。
■ 庶民生活記憶:梭夢創意有限公司則以「追尋天橋上的時光:中華商場與臺北庶民生活記憶1961-1992」,邀請具有中華商場生活經驗之大眾,透過數位新科技之運用,嘗試一種新的記憶徵集方式,蒐羅臺北人的青春回憶,整理60-80年代的庶民生活史
■ 文化認識與認同: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推出《臺灣小故事101》,以「島國意象」、「族群歷史」、「本土藝文」、「打拚精神」,啟發臺灣主體文化認同。
■ 生態教育: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結合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及臺北植物園經典文獻,打造《本草圖譜》數位博物館,完整臺灣植物圖像等。
四、結語
「國家文化記憶庫」是藉由共筆書寫臺灣文化記憶,不僅是臺灣最豐富的文史資料庫,也是臺灣最容易親近、使用的「活的資料庫」。未來將持續善用數位時代社群協作能量,挖掘、記錄與書寫臺灣文化記憶,豐富臺灣文化沃土,更將結合影視音及各種內容產業,創造文化記憶庫更大產值,以振興臺灣文化產業,讓文化記憶不只屬於過去,也能創造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