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觀光是製造幸福的產業!特別是在疫後,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恢復正常生活,對休閒生活與觀光旅遊愈加重視,觀光已成為各國政府極力推廣的產業,無不希望藉此提振消費,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刺激經濟成長與國際競爭力。
對我國而言,旅行業、旅宿業及觀光遊樂業,在經歷疫情衝擊下,亦已逐步恢復為健康、有序之旅遊接待環境,在兼顧觀光之質與量下,政府正全力積極拓展觀光亮點,啟動全新臺灣觀光新品牌,透過「觀光品牌引客千萬」、「環島亮點捲動國旅」、「跨域整合多元旅遊」及「智慧景區價值升級」4大策略,擴大吸引國際旅客來臺。
二、4大推動重點
(一)觀光品牌引客千萬
■ 組織整備,整合資源:成立跨部會觀光推動平臺,擴大多元連結;整合產、官、學、研,成立觀光研訓院,推動產業研究及人才培育;成立國際市場行銷推廣組織,開拓多元市場;鞏固八方(日韓、港新馬、泰菲越)、拓展雙印(印尼、印度)、深化歐美、開拓中東,並配合新南向政策,開拓穆斯林及新富客群,增設全球服務據點,將可達18個辦事處、7個服務處。
■ 擴大行銷,增加誘因:啟動臺灣觀光新品牌「TAIWAN, Waves of Wonder」(台灣魅力 驚喜無限),藉由「參加各市場海外旅展」、「辦理講座/推廣會」、「數位影音媒體廣告」、「OOH戶外廣告」及「KOL邀訪及社群行銷」5路齊開措施具體吸客。另加強宣傳及執行「加速擴大吸引國際觀光客方案」,並推動新南向市場簽證簡便措施,爭取續辦菲律賓及泰國市場旅客來臺免簽,以及優化《東南亞國家優質團體旅客來臺觀光簽證作業規範》(觀宏專案)申請機制。
■ 擴大引客,爭取客源:推動一程多站,搶攻轉機客;配合「2025年世界博覽會」在日本大阪舉行,爭取歐美、紐澳旅客順遊臺灣及過境旅遊;爭取國際大型活動在臺舉辦,如「2025世界賞鳥博覽會」、「2025世界露營大會」等,透過國際組織共同行銷,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打造臺灣成為亞洲郵輪旅遊市場重鎮,串聯基隆、高雄、花蓮、澎湖等國際港口,推動國際來臺郵輪跳島旅遊、Fly-Cruise等模式。
(二)環島亮點捲動國旅
■ 系列活動集客、導客:結合中央機關及縣市政府,共同行銷「臺灣觀光100亮點」,推廣四季觀光活動及包裝遊程,鼓勵走訪各地亮點。例如於夏季辦理「臺灣仲夏節」系列活動,並透過粽香話龍舟、夏至235、來呷茶咖冰、臺灣美食展及鐵道旅遊趣5大活動,推動國旅及吸引海外遊客來臺旅遊。
■ 旅運及住宿優惠:推出旅運優惠,如好行電子票證半價、觀巴兩人同行一人免費;「臺灣旅宿網」推出住宿優惠專區,鼓勵業者提供平日及配合觀光活動之住宿優惠方案;整合高/臺鐵、捷運及「台灣好行」,推出「Taiwan Pass—高鐵版」、「Taiwan Pass—臺鐵版」,便利旅客暢遊臺灣。
■ 接軌永續旅遊:擴大跨域合作,結合業界與部會,串聯鐵道、步道及鐵馬道旅遊環境,推動「台灣好行」路線減碳、環保及永續化;提升產業人力服務量能,打造更高品質的旅遊體驗與創新服務,擴大觀光經濟效益。
■ 落實「花東振興方案」:為振興花東觀光,推出花東團體旅遊補助、自由行住宿及旅運優惠;花東包機獎助及拍攝國際宣傳影片等,儘速恢復花東觀光。
(三)跨域整合多元旅遊
■ 景區國際化、旅遊品牌化:整合國家公園署及林業署,打造前瞻12處國際魅力景區,並與地方政府攜手完成16件亮點工程,打造區域旅遊品牌。
■ 重要廊帶、亮點營造:聯手地方政府執行6處重要廊帶、亮點營造(包括高雄市、臺南市、桃園市、苗栗縣、宜蘭縣及花蓮縣),透過區域資源整合,推動縣市景區國際化。
■ 推動區域觀光圈:以觀光圈做為地方觀光資源整合平臺,打造多元特色的區域旅遊產品,透過大型旅展、市集日等整合行銷,提高各觀光圈能見度,帶動區域產業發展。
(四)智慧景區價值升級
結合科技與創新,打造「國家智慧景區」,發展具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及智慧行銷之視覺化智慧綜合管理平臺,蒐集人車流、天氣、遊客屬性辨識數據,以智慧管理,提升旅遊安全管理、最適承載量、節能及精準行銷。
三、結語
臺灣擁有許多世界級的景觀,整年都有熱鬧非凡的節慶活動,多元族群綻放獨特文化,多年來受到國際媒體的一再青睞與好評。面對疫後全球觀光市場的激烈競爭,政府正透過啟動「全新臺灣觀光新品牌」的策略布局,融入永續及數位國際發展趨勢,期將臺灣觀光品牌再深植國際友人心中,並使觀光業成為臺灣新的兆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