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面臨經濟成長動能趨緩,主要受商品出口低迷及投資動能不振影響,考量商品出口主要取決於外在國際景氣循環因素,林全院長指出,振興臺灣經濟真正關鍵在於增加投資,包括政府部門投資、公營事業投資,以及民間投資,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時代,最需要看到政府能夠帶頭推動投資。因此,國家發展委員會在盤點工商團體對改善投資環境的建言,會同經濟部、科技部研擬具體措施,並請國營及泛公股事業研提新興投資計畫後,於105年8月25日提出「擴大投資方案」。
二、政策主軸與推動措施
(一)優化投資環境
-
工業區、科學園區土地活化:工業區土地由售轉租,提供租金優惠、科學園區土地租金調降,並研議穩定工業區土地價格方案。
-
確保穩定供電:加速布建智慧電表,推動太陽光電及離岸風力發電設置,增加汽電共生電力收購彈性,並推動《電業法》修法,開放自用發電業(不含核能及大水力)設置。
-
維持穩定供水:加強自來水分區計量管網建置及管線汰換維護,降低漏水率;鼓勵民間再生水處理系統投資。
(二)激發民間投資
- 固定資產耐用年限合理化:配合新興產業發展趨勢,檢討所得稅法之「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鼓勵企業投資新設備,例如,物聯網相關設備、人工智慧相關設備、節能儲能設備等。
-
推動產業創新:補助智慧機械、智慧城市、綠能科技、亞洲矽谷、生技醫藥、國防產業、新農業等產業創新投入實驗平臺,切入高端產品應用市場,提供國內試驗場域。
-
推動生活產業發展:檢討放寬觀光產業法規及程序,如修正民宿管理辦法、漸進開放來臺免簽措施等;推動文創產業,短期擴大國發基金投資影視產業,中長期籌設專業中介組織,並成立循環性基金。
-
政府基金槓桿民間投資:透過成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及「國家級投資公司」,發揮政府資金槓桿效益,激發國內投資。
(三)加強國營及泛公股事業投資
國營及泛公股事業研提各項基礎設施興設與新興產業投資計畫,總經費達3,400億元。
-
確保能源有效供應:推動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高原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並投資氣電共生及油品儲運中心等。
-
加強投資交通基礎建設:推動基隆港軍用碼頭、西岸貨櫃碼頭、後線設施、物流倉庫整建與興建, 及推動桃園國際機場空側設施全面強化計畫。
-
加強對綠能及新興產業投資:推動太陽光電第二期與第三期、風力發電第五期,以及推動IDC/雲端、物聯網、資安、5G等投資計畫。
-
產業生產環境改善與服務品質提升:推動放流水零排放技術建立與應用、推動購建郵政局所計畫等。
(四)強化數位創新
-
充實數位基礎建設:加強校園高速寬頻、無線連網、偏鄉網路布建,充實數位基礎建設,並推動「電子化政府雲端基礎建設計畫」,打造現代化政府數位環境。
-
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推動政府創新採購,協助產業參與物聯網國際標準研訂,建置資訊服務生態系統;設置Fintech Office,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推動網路金融創新。
三、結語
為強化景氣復甦動能,帶動臺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政府透過「擴大投資方案」,期望達到短期提振景氣效益,中長期打造下一世代產業,厚植整體成長潛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