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臺灣有多元國家語言紛呈並存,包括臺灣原住民族語言、臺灣平埔族群語言、臺灣客語、臺灣台語、馬祖語、臺灣手語,不僅豐富臺灣的文化內涵,也成為我國重要的文化特色與資產。然年輕一代的國人已逐漸不能完整或流利使用其族群或所屬群體慣用的語言,除臺灣華語外,目前皆面臨不同程度傳承危機,因此語料保存與語言的推廣使用已迫在眉睫,國家語言保存與復振工作亦刻不容緩。
鑑此,政府於106年公布施行《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及修正公布《客家基本法》,分別明定原住民族語言、客語為國家語言;108年公布施行《國家語言發展法》,將固有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皆納為國家語言,並積極推動「面臨傳承危機國家語言」之保存與復振工作,111年通過「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111-115年),5年投入324億元經費,打造國家語言友善使用環境,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學習、使用自己的母語;另行政院再於113年6月27日通過《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規劃成立「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作為推動國家語言保存、研究及交流之專責機構。
二、7大執行策略及推動成果
針對不同年齡分層對象,從家庭、社會、學校等不同領域規劃各國家語言的推廣措施,並結合現有影視音頻道、平臺等資源,全面性推動各國家語言復振與發展。
(一)靜態—透過訪談及科技輔助,推動語言現代化
■ 加強語料保存
1. 具體作法:訪談耆老及專業領域人士、完備臺灣原住民族語言、臺灣客語、臺灣台語、馬祖語、臺灣手語語料庫及資料庫整合平臺、推動語料出版與數位化及相關科技應用、重現古地名。
2. 重要成果:如臺灣客語語料庫及語音資料庫書面語料645萬字、口語語料66萬字;臺灣原住民族語言語料庫蒐錄1,295筆語料;臺灣台語語音語料庫書面語料516萬字、口語語料750小時。
■ 標準化書寫系統
1. 具體作法:推動流行音樂歌詞及影視新聞內容使用各國家語言之正確用字、建置本土語言輸入法及各語言讀音查詢等。
2. 重要成果:如112年公視台語臺建置「台語新詞辭庫」,收錄台語新興詞彙1,000個;能以拼音、注音及倉頡等方式輸入臺灣客語,並使用客楷體、客宋體及CMEX客黑體等不同字型。
■ 優化語言認證
1. 具體作法:研議及推動統一委託機制,以有效傳承經驗數據,並優化各語認證題庫及線上施測方式。
2. 重要成果:112度年臺灣客語能力認證各級報名人數24,355人次;臺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總報名人數共36,829人;臺灣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報名人數共40,451人。
(二)動態—帶動社會頻繁使用,落實語言生活化
■ 擴大推廣活動
1. 具體作法:擴大辦理全國性本土語言及演劇(說)競賽、營隊、獎勵及培育母語家庭與社區等活動,讓各種國家語言能落實於生活頻繁使用。
2. 重要成果:如112年辦理全國語文競賽,情境式演說累次參與人次達5,815人次;補助13個縣市政府辦理32案597場次臺灣客語說故事活動;核定原住民族語教會400間,每週3.5萬名族人參與族語推廣活動;補助17縣市完成1,338場臺灣台語說故事活動。
■ 營造友善環境(含傳播媒體)
1. 具體作法:製播旗艦型電影及節目,補助法人或與民間合作發展影視音、動漫、遊戲及具前瞻性文化科技內容,擴大補助縣市政府各公領域及民間團體共同營造語言友善環境,推動地方通行語及推廣國際交流等。
2. 重要成果:如112年客家電視頻道提供暨節目製播觸達逾4,270萬人次;公視台語臺《鹽水大飯店》首播登上NETFLIX平臺熱播榜TOP 3、製播臺灣台語配音版《派對咖孔明》、《間諜家家酒》;原住民地區地方代表會啟用族語同步口譯設備,召開族語代表會;社教館所提供本土語言服務及活動346場、逾17萬人次參與;112年補助民間創作出版、影音節目共50件,113年共補助66件。
■ 強化教學資源
1. 具體作法:加強推動本土語言師資培育、教學、推動沉浸式幼兒園、完備各語直播共學平臺等。
2. 重要成果:如112年累計6,423人取得本土語言能力認證或參加第二專長學分班原住民族語言專職老師212人;應用數位科技推動原住民族語言傳習,直播共學874校2,478班參與、開課老師235人;原住民族語言保母獎助731人、推動沉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94班;客語沉浸式教學計畫108校、236班參與,客語生活學校426校參與。
■ 充實輔助資源
1. 具體作法:建置語言數位資源網、鼓勵產學界開發各語通譯軟體平臺等,以發展語言多元數位科技開發與應用,供社會大眾線上自主學習。
2. 重要成果:112年完成本土語文/臺灣手語直播共學課程精選影片291部;營運「原住民族語E樂園」網站共計130萬人次瀏覽;營運哈客網路學院並以多元趣味之課程及影片推廣客語。
三、結語
為讓這塊土地上的每一種國家語言,都能被聽、被講、甚至可以讀、寫,真正成為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政府將持續積極努力保存、復振面臨傳承危機的國家語言,從年輕一代開始提升語言能力,承繼耆老智慧,開啟後代傳承,並能於家庭、社區、學校中,透過語言使用、學習,理解不同族群,認同在地文化,落實語言與文化平權,促進國家多元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