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體育運動是國家軟實力的展現,政府極為重視。為因應時代的轉變及國際潮流,健全我國體育運動發展環境,《國民體育法》於106年9月20日公布修正,修正幅度為歷年最大,涵蓋層面深且廣,不僅納入運動平權、保障選手權益、贊助合約規範及體育紛爭仲裁機構,並增訂特定體育團體專章,展現政府推動體育改革的決心與魄力。
而為有效提升我國體育環境,體育預算亦自105年的80億元(不含世大運一次性編列預算),增加至今(110)年134億元,其中運動發展基金挹注選手培訓,也自105年的16億元倍增至今年的33億元,大幅優化訓練環境、選手培訓、訓練團隊及支援系統,提供國家代表隊人力、賽事、器材、醫療、運科等全面支援。另前瞻基礎建設亦編列4年100億元經費,協助改善各類型運動場館,建構優質友善運動環境。
此外,為爭取東京奧運(下稱「東奧」)參賽資格及佳績,我國自107年2018雅加達亞運結束後即啟動「黃金計畫」,同時提早部署備戰2024巴黎奧運,從培訓、後勤、醫療等,給選手最好的照顧與支援,並在此次東奧開花結果,我國代表隊共獲得2金4銀6銅共12面獎牌,不但超越2016里約奧運1金2銅,更突破2004雅典奧運2金2銀1銅紀錄,寫下歷史最佳成績,其中在羽球、柔道、體操、高爾夫、拳擊和空手等項目,更是首度奪牌。
二、 東奧菁英選手培訓策略
(一) 推動「黃金計畫」:107至110年備戰東奧,每年編列3億元,共12億元,以充裕的經費提供選手客製化個人專案訓練規劃,依選手需求,配置專屬教練、運動防護員或物理治療師、專屬陪練員、心理諮商及情蒐團隊,從事國內、外參賽與移地訓練,並搭配生物力學、醫學防護、營養補給、運動心理、生理體能、力學情蒐等6大領域運動科學支援及專屬訓練比賽器材支援培訓。該計畫計遴選11個運動種類及培訓38位菁英選手,全數取得參加東奧資格,並有19位選手獲得前8名、其中更有12位奪牌。另從我國東奧創佳績結果來看,運用運動科學支援菁英選手的作法顯然有效輔助訓練,成功幫助選手奪牌,例如:
■ 舉重項目刷新奧運紀錄奪得金牌的郭婞淳選手:運用智慧型槓鈴軌跡追蹤系統,協助教練追蹤修正選手動作,透過量化參數與軌跡變化,預防訓練傷害。
■ 拿下臺灣首面奧運羽球金牌的羽球雙打李洋與王齊麟:運用影像進行戰術分析,透過體能數據比較,針對肌力、耐力、速度等能力,有效安排週期訓練。
■ 拿下臺灣首面奧運柔道銀牌柔道楊勇緯:運用力學情蒐分析賽事節奏、體力狀況、犯規次數等資訊,並觀測體能訓練成果,改善肌力及疲勞恢復情形。
(二) 優化運動訓練環境:改善提升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軟硬體環境,除啟用全國首座太陽能發電直線風雨跑道、壘球場室內投打練習場,今(110)年將完成第二期興整建計畫,提供培訓選手於培訓期間最佳的休息放鬆環境。另第三期計畫預計於109至113年執行,除優化改善訓練環境,將建置全區環場訓練跑道、風雨投擲場,並擴大培訓環境腹地,於鄰近中心之士校營區用地新建游泳館及網球場。
(三) 持續提升我國培訓量能:加強整合奧運重點項目的基層培訓體系,儘早培育優秀暨潛力選手,並擴充「黃金計畫」支援運動種類、參與人數及加深運動科學支援的量能,積極強化備戰巴黎奧運。
(四) 擴大民間資源贊助投入:除公股銀行、事業持續支持東奧選手及運動產業發展外,將加速推動《運動產業發展條例》修法,透過加成抵減營所稅優惠措施,鼓勵營利事業捐贈支持職業運動、業餘運動及重點運動賽事。
(五) 優化退役選手轉任與輔導:107年核定「優秀運動選手輔導方案」,10年投入65億元,提供選手就學、就業輔導及獎勵措施,去(109)年修正經費提升為81億元,在《績優運動選手就業輔導辦法》增加適用對象,將原僅限奧運、亞運奪牌選手,放寬為奧運項目只要參賽即可,同時每4年增聘100位退役選手轉任教練,傳承經驗與技術。此外,強化輔導選手取得各級教練證及第二專長,主動為即將退役選手進行生涯輔導,媒合職缺,從培訓到退役,讓政府做選手最好的後盾。
三、 結語
此次東奧臺灣代表隊成績亮眼,未來將延續成功備戰東奧策略,從預算、政策、法律多管齊下,讓選手在競技場上展露最燦爛光芒,並持續結合公私力量,建構優質體育運動發展環境,並從基礎面、基層面上,厚植各級代表隊,提升國際競爭實力,培育更多臺灣之光,進而實現「健康國民、卓越競技、活力臺灣」的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