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為振興經濟、帶動整體經濟動能,並因應國內外新產業、新技術及新生活趨勢,政府自106年起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下稱前瞻計畫),包含促進環境永續的「綠能建設」、營造智慧國土的「數位建設」、因應氣候變遷的「水環境建設」、建構安全便捷的「軌道建設」、加強區域均衡的「城鄉建設」、「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食品安全建設」和「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等8項建設,迄今已編列第1至4期(106年9月至113年12月)特別預算合計約7,698億元。
二、推動現況
前瞻計畫推動迄今約6年,除優先納入有助於區域平衡及聯合治理的跨縣市建設,以及過去投入不足、發展相對落後偏鄉地區的重要基礎設施,也透過前瞻特別預算完成長期受限年度經費無法達成的事,如班班有冷氣完成超過3,400所學校18萬冷氣裝設等。第4期特別預算,除延續均衡區域發展、強化偏鄉建設等計畫外,並持續推動5G、數位發展、AI、資安等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振興發展所需之基礎建設,同時擴大數位轉型、環境永續及打造韌性國家等相關計畫之預算經費。
三、計畫效益
(一) 布局產業未來所需基礎建設:配合推動國家重大轉型政策(如數位轉型與淨零轉型),即時挹注產業所需之基礎公共建設,提供新技術試驗場域,強化民間投資動能,帶動整體經濟成長潛能。
(二) 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提高我國整體公共建設水準,如提供安全便捷公共運輸系統,縮短通勤時間;同時強化國土韌性與因應氣候變遷的能力,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三) 區域均衡發展:補強地方基礎建設,達成均衡臺灣的目標。
(四) 創造就業機會:前3期約創造15-17萬個工作機會。
(五) 促進經濟成長
■ 第1期(106年9月至107年):投入預算1,070.7億元,帶動實質GDP增加1,067~1,209億元。
■ 第2期(108年至109年):投入預算2,229.5億元,帶動實質GDP增加2,832~3,019億元。
■ 第3期(110年至111年):投入預算2,298.3億元,帶動實質GDP增加3,004~3,519億元。
■ 第4期(112年至113年):投入預算2,102億元,預計帶動實質GDP增加2,851~3,505億元。
四、推動亮點與成果(可參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施政亮點資訊網」)
(一) 提升生活品質
■ 實現6小時環島生活圈:北北桃、臺中、高雄都會區捷運路網完善
■ 縮短城際通勤時間:花東地區鐵路雙軌電氣化
■ 減少交通停等問題:桃園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
■ 提高供水穩定度:烏溪鳥嘴潭人工湖
■ 延長水庫壽命:石門水庫阿姆坪防淤隧道工程
■ 高濁度備援供水:伏流水開發工程計畫
■ 1+17備援調度管:備援調度幹管工程計畫
■ 完備1+2三大聯通管:曾文南化聯通管工程
■ 穩定全國區域供水:桃園新竹備援管線工程
■ 強化公有建築防震能力:公有危險建築補強重建
■ 打造國際魅力景區:觀光前瞻建設計畫
■ 營造舒適學習環境:班班有冷氣
(二) 均衡臺灣,偏鄉照顧多
■ 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圈建設計畫
■ 振興客庄產業與文化:客庄369幸福計畫、客家浪漫臺三線計畫
■ 提升原民部落環境品質:原民部落營造計畫、原住民族多元產業發展2.0計畫
■ 校園活化居民更便利:校園社區化改造
■ 培育人才接軌國際:2030雙語政策計畫
■ 完備偏鄉5G應用發展環境,全國87個偏鄉5G基地臺建置:強化偏鄉地區5G寬頻服務與涵蓋
■ 促進托育公共化,打造800所公共托育設施:建構0-2歲兒童社區公共托育計畫
■ 提供多元照顧服務體系,建置288處銀髮健身俱樂部:銀髮健身俱樂部補助計畫
■ 帶動青年留鄉返鄉,補助72處青年培力工作站,輔導提出171件地方創生計畫: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
(三) 帶動民間投資,促進經濟成長
■ 提供優質投資環境: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
■ 加速5G基礎公共投資:補助5G網路建設計畫
■ 完備綠能產業所需,落實離案風電國產化設備:臺中港離岸風電產業專區、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
■ 鼓勵國際大廠來臺研發投資,成功吸引2家國際級領導廠商在臺研發布局: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
■ 強化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半導體產業鏈自主:Å世代半導體
■ 邁向淨零與能源轉型:2050淨零轉型政策
五、結語
前瞻計畫整體效益涵蓋經濟、社會及環境層面,確實達到區域均衡、提升民眾生活品質等成效,並已逐漸充實我國產業未來所需各項基礎建設。從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排名中,臺灣的基礎建設項目排名也因為前瞻基礎建設的投入,自2017年的21名提升至2023年的12名,顯見前瞻計畫已積極提升我國各項基礎環境,並獲國際評比之肯定,成為厚實我國國際競爭力之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