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基於國家經貿利益、整體經濟戰略發展,蔡英文總統於去(109)年8月28日宣布,將在守護國民健康與保障豬農收益的前提下,依據科學證據與國際標準,訂定食品安全容許量,自今(110)年1月起,有配套性的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以下簡稱萊劑)之美豬,及30個月齡以上之美牛進口,希望藉此掃除臺美洽談雙邊貿易協定(BTA) 及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最大阻礙,深化臺美經貿關係,並進一步深化與各國經貿互動,擴大國際經貿發展空間。
因應此開放政策,政府做好配套措施,故從今年元旦開放進口萊劑安全容值的豬肉至今,不僅各國進口豬肉均未驗出萊劑,國產豬肉消費量甚至較去年同期增加6千公噸,顯見國人對國產豬的信心及需求有增無減;國內毛豬產銷及豬價反映市場供需,亦未異常波動,國內豬農及消費大眾的權益均獲得保障。
二、 配套措施:確保食安、提升產業競爭力
(一) 確保食安
■ 從海關到廚房5大管理措施
> 源頭管理:未曾進口來臺的肉品廠,需經我方派員赴美查廠後才可進口。另進口豬雜碎比照牛雜碎部位給貨號,細分豬及其他可供食用部位與其保存方式,貨號項目將增加到63項。
> 輸入查驗:強化邊境進口肉品查驗與檢疫,110年1月1日起,進口豬肉不分國別採逐批查驗,符合規定才能進口。
> 清楚標示:針對使用豬肉之食品業者,包含輸入、製造加工、販售及餐飲業,由上而下、都須隨貨(肉)提供「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貼紙」(圓形是臺灣豬肉,三角形是進口豬肉,且各產地國都有),讓消費者一目瞭然,自由選擇。
> 追溯追蹤:請輸入業者保留來源單據備查,並提供輸入業者「輸入國標示貼紙」及「進口豬來源聲明書」範本參用,以利隨著販售通路,一路下到店頭、攤商清楚標示如實標示牛、豬原料原產地,強化原料肉品溯源。
> 市場稽查:透過專案輔導稽查、擴大抽驗件數及資源經費挹注等,加強市場稽查量能,不符合規定者嚴罰重懲。另教育部已修訂團膳契約,中小學營養午餐一律使用國產豬肉,如混充進口豬肉者重罰。
(二) 成立百億養豬產業基金,提升養豬產業競爭力
政府未來4年將投入近130億元養豬產業基金,推動「因應貿易開放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110-113年),採8大輔導策略,確保豬農收益不受影響,並提升臺灣養豬之永續競爭力。
■ 保障豬農收益穩定產銷:透過源頭調節、總量管理、多元推廣等方式,讓國內毛豬拍賣價格維持在合理區間內。
■ 補助豬隻死亡強制保險保費:為降低豬農的經營風險,500頭以下養豬場豬隻死亡強制險保費由政府全數補助納保;500頭以上依規模原級距各加碼1成,補助保費5至8成。另自今年5月1日起,50公斤以上死亡豬隻,理賠金額每頭加額300元。
■ 策略性拓銷出口臺灣豬:除積極協商出口檢疫條件與市場准入程序,並建構豬肉及種原出口國家隊,輔導業者生產符合外銷規格品項;同時加強海外參展及通路拓展,提供外銷獎勵補助,讓臺灣豬出口成長率達20%以上。
■ 推動屠宰場現代化及肉品冷鏈升級:輔導屠宰場階段性導入HACCP(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系統制度),接軌國際,並將在嘉義朴子設立符合國際規範屠宰冷凍場,作為推動屠體評級及外銷的示範點。另補助屠體運輸車輛及傳統肉攤溫控設備升級,確保國產豬肉品質與鮮度。
■ 輔導養豬場現代化轉型升級:擴大豬場導入新式整合型設施(備),補助提高至1/2,包括豬舍更新改建、省工智能化設備、高效能廢水處理系統、資源多元再利用(含化製)設施等;另推出專案農業貸款3年免息補貼,降低豬農導入新式設施(備)資金負擔;推廣批次異地生產及精準管理,提升每頭母豬年育成率增加2頭。
■ 加強國內章Q豬肉產品檢驗與查核:增加三章一Q豬肉產品檢驗量能達1萬件,並精進其查核體系(三章指CAS有機農產品標章、CAS臺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一Q指灣農產品生產追溯QR Code)。
■ 鼓勵業者標示並使用國產畜產品:除加強餐廳通路之國產豬肉行銷,製作臺灣豬識別標章外,並鼓勵業者使用三章一Q國產豬肉,推廣國內店家及販售場所全面使用國產豬肉。
■ 多元整合行銷養豬產業:形塑國產豬肉「新鮮、優質、衛生、安全」之優質形象,並強化國產豬肉營養價值的專業論述,提升國人豬肉消費量。另辦理臺灣豬產品整體系列多元行銷活動,活絡國人對國產豬肉之消費量能,維持國產豬肉9成自給率。
三、 結語
進一步開放美豬、美牛進口是為接軌國際,確保我國對外貿易能持續成長、經濟維持發展。另面對國際新興動物疫情及全球氣候變遷外在環境挑戰,以及區域經濟整合與貿易自由化等多元衝擊,此時也正是臺灣養豬業脫胎換骨的關鍵時刻,政府一定會兼顧貿易、食安與產業,讓國人食的安心、食的健康,同時照顧養豬產業向上提升,讓臺灣大步走出去,讓世界看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