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面對全球快速發展所衍生之各類失衡現象,「社會創新」兼具創新、效率、永續等特性,不僅為解決未來經濟、社會與環境問題的新策略,也是青年創業、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更為發展新經濟模式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已成為國際間主要國家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關鍵力量。
為打造友善生態系、發掘我國多元社會創新特色及模式,並扣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方向,政府於107-111年推動「社會創新行動方案1.0」,至今有超過841家社會創新組織、184家支持社創的產業夥伴(包括上市櫃公司等)、帶動超過2萬人就業;社會創新產品及服務採購金額6年來累積超過新臺幣(下同)31億元。為強化公私民協力,同時因應疫後與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政府再接續提出「社會創新行動方案2.0」,預計112-115年投入超過111億元,以4大策略為主軸,建立公私民夥伴關係,強化社會創新組織自主營運發展,為社會環境問題找出適切解決方案,擴展永續社會影響力。
二、4大策略
(一)實踐社會價值
■ 強化知能廣宣:結合倡議廣宣、青年在地實習,深化社會大眾共識,以推動公民參與。
■ 匯聚跨界焦點:匯聚多元社群網絡交流,奠定跨域合作基礎。
■ 發展全齡學習:推動課程培育種子人才,吸引各界投入社會創新。
(二)加速創新發展
■ 精煉營運模式:鼓勵社會創新組織登錄資料庫,讓更多企業與民眾認識社會創新理念,並由政府提供適性輔導,實現自主營運。
■ 連結公私能量:強化社會創新投融資系統,帶動事業成長;辦理Buying Power採購獎勵,鼓勵更多公私部門率先採購社會創新組織產品或服務,協助社會創新組織取得資源及開拓市場商機。
■ 建立品牌形象:推廣「有責商行」標誌授權,推廣社會創新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12項「責任生產與消費」,並展現社會創新品牌影響力,擴大市場認同與支持。
(三)串聯多元資源
■ 落實社會設計:跨域協力以建立區域/議題典範,形成共好解方,運用設計改善多數人的生活品質,讓社會變得更好。
■ 促成產業共創:輔導社創與產業形成永續供應鏈,建立長期夥伴關係,活絡成長動能。
■ 調適現行法規:提供行政協處及建立跨部會共識,適度鬆綁法規,排除社會創新推動限制與障礙,優化實驗環境。
(四)擴展國際影響
■ 鏈結海外網絡:積極參與國際社創重要活動,締結夥伴關係,提升臺灣國際能見度及合作機會。
■ 促成跨國合作:舉辦總統盃黑客松,吸引國際社創人才交流,連結技術資源。
■ 傳遞臺灣經驗:辦理亞太社創高峰會,擴展臺灣形象與影響力。
三、結語
「社會創新行動方案2.0」是我國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具體展現。未來將持續公私民協力挺社會創新,並進一步建立我國典範案例,與國際社會分享交流,擴散臺灣對全球永續議題的社會影響力,打造創新、包容、永續的韌性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