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3)日召開第18次工作會報後記者會,由總協調官行政院季連成政務委員說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最新救災進度。今日共動員中央及各地方消防單位、替代役、海巡署及國軍特戰執行搜索救援任務及協助民宅送水與住宅屋內清洗勤務,動員289人、48部車輛、10臺無人機、3艘船艇、1搜救犬持續救援,統計死亡人數18人、失聯人數6人、救出人數717人、受傷157人。(註:人數統計截至今日中午12時,將持續更新數據並對外說明)
季總協調官致詞時表示,今日中午前目標百分之百完成民眾居家清理,在中午以後則調整兵力部署,以道路清淤及垃圾清運為重點。在道路清淤部分,目前清除進度為45%,總堆積土量逾65,000公噸,今日預計再清除13,000公噸,中午過後將再增加兵力,日夜不間斷進行道路清理,預計中秋節前全數完成。在垃圾清理部分,考量光復鄉清潔隊本身也是受災戶,因此請花蓮縣各鄉鎮市清潔隊支援,在光復鄉每一個村各派一組一般廢棄物垃圾車及大型廢棄物清運車巡迴收垃圾,同時呼籲前往協助的志工朋友,遵守垃圾不落地原則。
季總協調官強調,為確保救災部隊與志工安全,請花蓮縣警察局全力配合指派警力與義交進行交通安全管制,也請憲兵支援,持續監督作業環境安全。此外,目前有輕度颱風從菲律賓呂宋島經過,可能帶來些微降雨,現階段對於災區救援工作影響不大,但10月8日左右,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仍須持續關注後續狀況。
季總協調官指出,馬太鞍溪堤防鞏固工作預計明(4)日上午完成基本保護,確保在正常水量之下,水流不會再進入光復鄉。而下一階段工作重點是校園復原,包括光復商工及光復國中二所重災區,將加強兵力投入校園復建工作,尤其學校復課是政府重要政策目標。季總協調官也指示教育部提高層級,指派署長級人員進駐前進協調所組成災害小組處理,各部會也會全力配合,確保兩校儘速恢復。此外,目前收容在大進國小及光復國小之災民,已分別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及衛生福利部全力協調及協助災民逐步進入其他更舒適的收容中心,也希望讓學校能夠儘速復課,維護學生上課權益。
季總協調官表示,政府非常歡迎志工朋友前來災區協助,但目前第一階段工作已達標,民眾住家環境將清理完畢,至於街上淤泥及垃圾也出動大型或重型機具處理,現階段更需要從事水電、泥作、木工等專業技術的志工能夠投入災區,也協助排水溝、地下水道等設施清淤工作;至於協助一般性災後復原事務的志工朋友們,也請妥予考量是否前來災區。季總協調官重申,政府感謝所有志工前來災區服務,目前最需要的是具備專業技術的志工朋友們投入災後復原行列。
季總協調官進一步說明,政府也會持續加強志工分配與分流作業,目前在花蓮光復車站前已設有「志工救災地點分配站」,並配有10位同仁協助,所有志工抵達光復車站後,即會以最快速度將其分流至各災區協助,不會讓志工朋友久候等待。至於中秋連假交通運輸部分,季總協調官表示,中央會規劃完整的交通運輸分布圖,讓所有返鄉民眾據以參考,同時進行嚴格交通管制,因此非花蓮鄉親或志工朋友,請勿前往或接近災區。
針對昨(2)日傳出油罐車無法進入花蓮當地加油站,導致加油站缺油,重機具停擺之錯假訊息,季總協調官也澄清表示,所有重機具志工業者進入災區的油料補給需求量很大,中油亦持續穩定供油助災後重建,因此加油站絕對不會缺油。
今日記者會現場也有原民青年朋友前來提出訴求,季總協調官說明,陳金德政委兼公共工程會主委將於10月7日率領相關部會,赴災區成立「一站式服務平臺」,提供災害救助相關措施,以滿足大家所提成立單一窗口的訴求。
此外,經濟部水利署林元鵬署長補充說明,目前水利署救災機具及人力量能充足,復原進度良好,昨日單日即完成逾700公尺的臨時堤防建置,執行進度達8成以上,預估明日將可完成第一階段3公尺高土堤建構,水利署後續也會進行相關修坡及整建工程;此外,經濟部龔明鑫部長昨日前來災區視察時亦指示加強土堤防水性。對此,林署長說明,水利署規劃在土堤表面運用鋼網及噴凝土加強防水效果,預計在下週六(10/11)完成,同時於第二階段再加高土堤2公尺,以達一定保護標準。
在清淤進度部分,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顏旭明署長說明,截至昨日止,環境部已出動1,800車次重機具、4,649名人力,清出9,576噸垃圾量,而截至目前為止,總清淤垃圾量高達6萬5000公噸。另針對網傳花蓮災區環境消毒係以噴灑含有機磷劑等環境用藥或農藥之錯誤訊息,顏署長特別澄清,所有災區環境消毒僅使用「漂白水」,由軍方每兩天配合實施消毒一次,絕無噴灑有機磷劑等環境用藥或農藥情形。
在用水安全部分,顏署長進一步說明,除自來水公司送水時會進行檢驗外,依照《飲用水管理條例》,環保局也會對飲用水源及水龍頭進行抽測,目前所有抽測都合格;顏署長也呼籲災區民眾在使用自來水時,仍應先煮沸後再做使用。
針對外界關心雨水沖刷下來的淤泥是否含有重金屬疑慮,顏署長表示,透過「土壤及地下水整治基金管理會」初步快篩及採樣,目前快篩結果符合原土壤背景值,沒有所謂污染疑慮。另針對災後部分地區積水,是否可能衍生蚊蟲孳生問題,顏署長表示,花東地區非登革熱流行地區,加上持續進行災區清消,因此不會發生相關情形,但仍呼籲民眾留意居家積水問題,適時予以清除。
有關馬太鞍溪堰塞湖最新監測情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黃群策分署長表示,自10月1日至10月3日,湖水水位並無明顯變化,今日清晨5時至6時最新水位為1,020.4公尺、湖水面積約12.6公頃,蓄水量590萬噸。黃分署長指出,自壩頂溢流後,溢流口下刷情形趨緩,目前下降水位為118.6公尺,壩體與水流狀況無任何異狀。針對未來2天可能有颱風經過,為山區帶來降雨情形,目前集水區時雨量為零,林保署將持續進行24小時雨量監控。
針對災區用路狀況,交通部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莊世政科長表示,由於馬太鞍橋遭沖毀,為因應中秋連假疏運需求,公路局已規劃替代道路,於台9線及台8線分界點、台30線、台23線,利用CMS(資訊可變標誌)系統指引用路人使用替代道路;針對計畫行經台11線的用路人,公路局建議可改走台9線接花46線再接193線。公路局也呼籲,非搶災人員及大型車輛盡量不要進入災區,以免影響災區搶救工作。
包括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行政院李孟諺顧問、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顏旭明署長、經濟部水利署林元鵬署長、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黃群策分署長、交通部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莊世政科長、國防部陸軍花東防衛指揮部賴政豐少將副指揮官、花蓮縣政府農業處陳淑雯處長等人均出席今日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