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今(6)日在行政院會聽取教育部「2018年第18屆雅加達巨港亞洲運動會參賽成果」報告後表示,2018年亞運我國勇奪17金、19銀、31銅,共67面獎牌,金牌數在45個參賽國家中排名第7,總獎牌數排名第9。請相關部會持續努力,透過體育競技場域讓世界看見台灣,展現國力。
賴院長表示,我國在本屆亞運首次於羽球、射擊、射箭、輕艇及體操項目獲得金牌,顯示除了跆拳道、舉重、棒球、壘球、桌球、網球及自由車等過去既有優勢項目外,其他項目也已展現相當的培訓成效。
賴院長進一步表示,本次亞運摘金奪牌的項目大部分與奧運競賽種類相同,請教育部針對優勢運動項目,研擬專案選、訓、賽、輔計畫,並以本次後勤規模為基本門檻,聆聽選手需求,持續精進強化,讓選手可在最佳狀態下展現實力,盼在2020年東京奧運持續為我國爭光,請教育部即著手進行東京奧運的後勤作業籌備。
賴院長指出,行政院已核定「優秀運動選手輔導方案」,教育部將在10年內投入64億元,針對優秀運動選手進行生涯輔導,包括就學輔導、就業扶植及獎勵等。政府去(106)年也已調整教練薪資結構及成就加給,請教育部進一步研擬對有功教練給予獎勵,爭取更好成績,也讓優秀的運動選手無後顧之憂。
賴院長強調,體育是國力的展現,經各部會與國人共同努力,透過修法、推動體育改革及預算投入等各項施政作為,台灣體育發展環境相較過去已日趨完善,也反映台灣整體實力提升。盼未來有更多有志於體育的年輕人積極投入,讓體育成為年輕人的築夢園地,對於台灣代表團所有教練、選手以及後援團隊等的努力,他代表行政院再次表達最高的敬意及感謝。對於教育部、交通部、外交部、僑委會等相關部會的努力與辛勞,以及政務委員張景森的督導協調,也一併予以肯定與感謝。
教育部表示,我國在本次亞運共有588位選手及150位教練報名,共參加36種正式及2種示範競賽,並在本屆亞運成績有所突破,包括:田徑(2銀)、羽球(男單銀牌)、團隊項目男籃(進4強,突破2006亞運8強)、女籃(繼2006亞運後再進4強)、女足(繼1994亞運後再進4強)、男排(繼1998亞運後再進4強)及女子卡巴迪(銅牌,首次奪牌)等。未來將持續優化培訓環境與策略,協助選手朝2020年東京奧運邁進。